我国有哪些
我国有哪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
一、我国有哪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
1、《宪法》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2、《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第六项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偷窥、偷 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3、《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4、《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八条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第一百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第一百五十六条 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
5、《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条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二、自家大门装摄像头侵犯邻居隐私权吗
应具体分析:
1. 邻居进出住宅的信息是否属于隐私。
隐私是指公民不愿为他人知悉或公开的私人信息、活动和习惯等人格利益。公民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允许他人非法获悉、收集、利用和侵扰。公民的进出住宅信息,与家庭和财产安全、私人生活习惯等高度关联,应视为具有隐私性质的人格权益,受法律保护。
2. 个人为保护财产安全能否安装摄像监控装置。
在内门安装摄像监控装置动机在于保证住宅安全,避免自身合法权益遭受不法侵害,具有相应的合理性,但同时也负有不妨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注意义务。
3. 相邻住户在大门安装摄像监控装置是否超出合理界限。
判断是否侵犯隐私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对方舒不舒服。如果对方觉得监视他走出走进的情况无所谓,这当然不侵犯隐私。但如果邻居觉得,因安装监视使我的行踪信息被你掌握了,感到不安全、感到不舒服了,那么我个人认为最好还是拆除。
一般来说,人身权保护优先于财产权保护,出入住宅的信息和住宅内的活动情况显然属于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个人隐私。另外,安装监控摄像头只是为了预防危险的发生,权益保护的紧迫性不强,若将他人的隐私都覆盖在自己监控的范围之下,两者的利益进行衡量后,隐私权的保护明显更为重要。
总结:我国有哪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一、我国有哪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1、《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2、《治安管理...#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
More>>
·一、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怎样计算经济补偿?
一、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怎样计算经济补偿?1、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
·故意伤害罪赔偿不坐牢可以吗?
故意伤害罪赔偿不坐牢可以吗?一、故意伤害罪赔偿不坐牢可以吗?故意伤害罪赔偿不坐牢是可以的,故意伤害罪需承担刑事责任,应当主动承担民事部分的赔偿,应当包括并且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
·土地使用证变更用途的审批流程是什么
土地使用证变更用途的审批流程是什么?1、申请和报批出让土地申请改变用途等土地使用条件的,应当报经出让方和规划管理部门审查。2、分类确定办理方式根据审查结果,分别按以下两类情形办理:(1)......
·发回重审案件能否提出管辖异议?
发回重审案件能否提出管辖异议?发回重审案件原则上是不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但在下列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应允许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原审程序有误或者原审程序及事实都有错误;发回重审是由原审......
·村里把土地使用证收了怎么办
村里把土地使用证收了怎么办一、什么情况下,国家可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综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暂......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如何处罚?
毒品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十分巨大,公安机关对制造、贩卖毒品的犯罪行为一直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司法机关对直接涉毒的犯罪分子也采取了从严从重的判罚,但毒品带来的暴利还是蒙蔽了少数人双眼,尤......
我国有哪些
史微微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执业5年
19850716853
www.nj64.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