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微微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上诉期限与立案期限的区别的内容

  上诉期限与立案期限的区别的内容
  
  在各类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对于一审结果不满意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项一审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申请,申请通过可以立案的,法院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予以立案。那么,上诉期限与立案期限的区别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为您做一说明。
  
  一、各种案件的上诉期限
  
  规定上诉期限,旨在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必要的时间考虑、准备上诉,以更充分地行使上诉权,同时保障第二审程序及时、顺利进行,并且使正确合法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得到迅速执行,错误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得到及时纠正。
  
  1、民事上诉期限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一审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当事人不服不能上诉,只能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
  
  2、刑事上诉期限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上诉期限,依案件性质及其具体情况,分别是:
  
  (1)一般刑事案件,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为五日,从当事人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2)杀人、强奸、抢劫、爆炸和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刑事案件中,如被告人应当判处死刑,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均为三日;如上述案件中的被告人不是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或者案情复杂、被告人主要犯罪事实尚不完全清楚,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仍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仍为五日。
  
  (3)共同犯罪案件中的所有被告人并未全部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全案被告人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统一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统一为五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逾上诉期限而未提起上诉,而人民检察院也没有提起抗诉时,则第一审判决、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依法应予以执行。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得再行上诉。
  
  3、行政上诉期限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各种案件的立案期限
  
  (一)一审案件
  
  1、民商事案件
  
  ①立案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本院管辖;
  
  (5)已在本院通知的期限内预交诉讼费或者申请司法救助已获得批准。
  
  ②立案期限: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③审理期限: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2、行政案件
  
  ①立案条件: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被告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本院管辖;
  
  (5)在法定期限内起诉;
  
  (6)已在本院通知的期限内预交诉讼费或者申请司法救助已获得批准。
  
  ②立案期限: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③审理期限:在3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3、刑事案件
  
  ①立案条件:
  
  (1)案件类型为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外国人犯罪的案件或者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2)被告人在案;
  
  (3)属于本院管辖。
  
  ②立案期限:7日决定是否立案。
  
  ③审理期限:在受理后1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超过1个半月,如需延长审理的,经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延长1个月。
  
  (二)二审案件
  
  1、民商事案件、行政案件
  
  ①立案条件:
  
  (1)上诉人是一审原告、被告或者第三人;
  
  (2)一审判决、裁定是由本院辖区基层人民法院作出的;
  
  (3)在法定期限内上诉;
  
  (4)已在本院通知的期限内预交诉讼费或者申请司法救助已获得批准。
  
  ②二审民商事案件审理期限: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和法院批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在立案之日起30日审结。
  
  ③二审行政案件审理期限:在立案之日起2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2、刑事案件
  
  ①立案条件:
  
  (1)上诉人是一审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只能对判决或者裁定中的附带民事部分上诉)或者经被告人同意的辩护人、近亲属;抗诉机关是与本院辖区基层人民法院同级的人民检察院;
  
  (2)一审判决、裁定是由本院辖区基层人民法院作出的;
  
  (3)在法定期限内上诉或者抗诉。
  
  ②审理期限:当在1个月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有下列情况的,经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1个月:
  
  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三、上诉期限与立案期限的区别
  
  1、收到一审判决书后的十五日内向一审法院递交上诉状,一审法院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被上诉人,被上诉人在收到上诉状副本后十五内提交答辩状,一审法院收到答辩状后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然后,整理卷宗,连同上述材料送中级法院。这样算起来,就是40多天。
  
  2、综上所述,二审实际上没有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立案程序,我国的立案审查专指一审,因此只要当事人没有超过上诉期限,二审法院的受理是绝对的,也就不存在立案期限的问题,但二审法院的审判应当在法定的期限内结束。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当事人提起的上诉申请,根据不同类型的案件,一般法院应该在十到十五天完成申请,法院对于一审案件,一般应该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而二审案件,法院是绝对受理的,不存在立案期限的问题。这就是上诉期限与立案期限的区别
总结:上诉期限与立案期限的区别的内容在各类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对于一审结果不满意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项一审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申请...#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史微微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执业5年

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More>>

·工伤认定怎么作假,查出来会有什么后果?
      在向相关部门填写工伤认定申请后,工伤认定申请有可能会被驳回,有些人这时候想到认定作假,蒙混过关,得到每月国家和公司补助的少量金额,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作假,那么工伤认定怎么作假,查出......


·女儿__自 年 月 日起由女方__抚养
      女儿__自年月日起由女方__抚养,直至年满18周岁,其间负责其日常生活、健康和教育等方面的监护。二、被抚养人的抚养费及支付方式1.男方__则每年支付抚养费__元,不承担具体抚养工作。......


·遗嘱人变更遗嘱要什么条件
      遗嘱人立了遗嘱以后常常会后悔,想对遗嘱进行变更,遗嘱人变更遗嘱需满足一些条件,那遗嘱人变更遗嘱要什么条件?遗嘱人变更遗嘱不能随意作出,这样会降低遗嘱的可信度,进而导致遗嘱纠纷,那......


·缓刑一年是通过社区矫正吗 有哪些规定和适用范围
      一、缓刑一年是通过社区矫正吗有哪些规定和适用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司发【2003】12号),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


·如何保护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权?
       基于“创投模式”的公司控制权主要是对创始人来说的,由于投资人进入而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其实损害的是创业者和投资人双方的利益,如何保护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权呢?1.公司初始股权结......


·购买商业车险即时生效么?
      购买商业车险即时生效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车一族是越来越多,对于商业车险,大部分车主都不大陌生。人们购买新车后,除了及时购买交强险外,还要到保险公司为爱车上一些商业车险,这样今......


上诉期限与立案期限的区别的内容
史微微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执业5年
19850716853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史微微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9850716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