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微微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放高利贷是一种臭名昭著的行为

  放高利贷是一种臭名昭著的行为,因为它时常伴随着非常高的利息和暴力催债的行为,所以在民众眼里是一件“坏事”。可因为放高利贷能够赚取高额利息,所以还是有不少单位或个人从事放高利贷。那么不少人感到疑惑,放高利贷犯法吗?法律禁止放高利贷行为,因此可以得出放高利贷是犯法的结论,但目前还没有关于放高利贷的处罚规定。《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生效)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对于《刑法》或《治安管理处罚法》没有惩罚规范放高利贷的行为,这主要是立法者根据利益权衡的结果,所以没有将放高利贷规定为一种犯罪行为。但在某些情形下,放高利贷的行为也可能涉嫌犯罪。譬如有些放高利贷的人为了牟取“差价”,先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套取贷款后,然后再用这笔贷款放高利贷赚取“差价”,此种行为可能就涉嫌犯罪。同时放高利贷往往会有暴力催债的行为,暴力催债过程中给债务人造成重大伤害的,这种行为有时候会涉嫌故意伤害罪。对于上述高利转贷行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告诫广大民众应尽量避免借高利贷,因为利息时常高得离谱,虽然法律只支持合法的利息部分,但放高利贷的人又会有各种暴力催债行为,给债务人生活带来诸多的困扰。
  
  
  
总结:放高利贷是一种臭名昭著的行为,因为它时常伴随着非常高的利息和暴力催债的行为,所以在民众眼里是一件“坏事”。可因为放高利贷能够赚取高额利息,所...#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史微微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执业5年

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More>>

·房屋查封异议被驳回补救方法是什么
      房屋查封异议被驳回补救方法是什么?房屋查封异议被驳回补救方法是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


·企业聘用外籍人员入职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为了加强我国去其他各国间的文化、科技、经济的交流,国家是允许企业聘用外国人就业的,但是为了能够对这些外国人和相关的企业进行更好的管理,所以国家对于外国人在工作入职的问题,做了详细的......


·合同的主体主要是哪些人
      合同的主体主要是哪些人(一)自然人,它既包括本国的公民,也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自然人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完全行为能力的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作为合同主体,......


·打架报警立案程序是怎样的
      打架报警立案程序是怎样的一,打架报警立案程序是怎样的打架报警后,公安机关应当委托法医鉴定中心进行法医鉴定,如果鉴定结果是轻伤以上,涉嫌故意伤害罪,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侦查终结移送......


·合同内容前后矛盾如何处理
      合同内容前后矛盾如何处理合同本身前后矛盾的合同条款,其效力如查确定的问题,应按如下层级程序来处理:一是首先看合同的整体意思,根据签订合同的目的,公平的去理解,争取达成一致的理解;二是......


·根据我国新颁布的民法总则哪些是新规定?
      根据我国新颁布的民法总则哪些是新规定?在当代这个社会,您都懂得的是,我国已经颁布了民法总则,民法总则的颁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民法总则中规定了许多新的规定,但......


放高利贷是一种臭名昭著的行为
史微微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执业5年
19850716853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史微微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9850716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