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微微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我们国家有见死不救罪吗?

  一、我们国家有见死不救罪吗?我们国家并没有见死不救罪,一般来讲见死不救是不构成犯罪的,特殊的情况下则有可能构成犯罪。我国刑法对于普通人并没有规定见死不救的法律责任。救死扶伤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但是这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并没有法律硬性规定,而且,道德范畴的事情刑法也不宜过多的干预,否则就容易混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并有可能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这个角度与之类似还有婚前性行为或通奸等。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见死不救则有可能构成犯罪。比如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员,像警察、消防员、军人等,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遇到他人存在人身危险不去救助,则有可能涉嫌不作为的渎职犯罪。还有,先行为义务带来的救助职责,比如成年人将未成年人带到一个危险的地方,致使其处于危险之中,这种情况下成年人就负有救助的义务。《刑法》第397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第429条【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在战场上明知友邻部队处境危急请求救援,能救援而不救援,致使友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的,对指挥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二、见义勇为的法律特征目前法律并没有规定见死一定要救,但是见死不救会受到道理谴责,社会唾骂。不管是国家还是社会,都鼓励您能够见义勇为,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主要有: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而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见义勇为。3、见义勇为的主观方面在于积极主动、不顾个人安危。4、见义勇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遭受正在进行的侵害的时候,义无反顾地与或者进行斗争的行为。虽然说我国公民对于见死不救的行为是怀着谴责的态度的,但实际上我国对于见死不救罪的行为并没有法律上的惩罚,也就是说,我国并没有见死不救罪。虽然见死不救不是犯罪,但公民在见到别人发生危险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施以援手,不过毕竟见义勇为的人还是非常多的,见死不救只能说是个别现象。
  
  
  
总结:一、我们国家有见死不救罪吗?我们国家并没有见死不救罪,一般来讲见死不救是不构成犯罪的,特殊的情况下则有可能构成犯罪。我国刑法对于普通人并没有规...#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史微微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执业5年

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More>>

·网络开设赌场罪判几年
      当今网络社会,网络犯罪也层出不穷,在网络上开设赌场是否造成犯罪,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分析得知。赌博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触犯法律条规,构成犯罪行为,但也不是说所有的赌博都是犯罪,现如今,......


·生三孩社会抚养费要缴纳多少?
      生三孩社会抚养费要缴纳多少?不符合计生政策生育三孩,需要交纳社会抚养费,具体额度各地不一样,以当事人所在地区计生政策规定为准。例如:《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五条提倡......


·如果妻子出轨离婚财产怎么分割
      娱乐圈从来都不缺夫妻离婚事件,一些明星离婚的消息在一段时间内一直占据热搜榜,从最初女方出轨到关心女方反咬再到后面的财产分割,在成为饭后谈资的时候同样也让我们对离婚财产分割有所了解。......


·起诉抚养费对方不出庭怎么办
      起诉抚养费对方不出庭怎么办如果被告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庭可以缺席判决。只要是有抚养关系的,法庭会根据实际情况判定抚养费的多少和给付方式。《民事诉讼法》第一......


·申请工伤鉴定需要多少时间下结论
      申请工伤鉴定需要多少时间下结论在被认定为工伤且伤情稳定后,可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


·遗嘱公证过户当场需要哪些人
      遗嘱公证过户当场需要哪些人公证遗嘱除了公证人员外,必须到场的是遗嘱人本人。其它人员是否到场不影响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遗嘱公证程序1、申请遗嘱人申办遗嘱公证应当亲自到公证处提出......


我们国家有见死不救罪吗?
史微微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执业5年
19850716853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史微微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9850716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