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微微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侵占遗忘物会怎么处罚?

  侵占遗忘物会怎么处罚?在实践中,许多人都会有拾到他人物品的经历,这些物品有些是他人遗弃的,有些则是遗忘物。我们拾到他人物品应还给他人,但有少部分人会将拾到的遗忘物侵占,这种行为如果涉及数额较大,会构成犯罪。那侵占遗忘物会怎么处罚?我们一起通过以下文章来了解一下吧。
  一、侵占遗忘物会怎么处罚?
  刑法 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侵占罪的起点数额是指构成侵占罪所需行为对象的最低价值,它是侵占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由违法向犯罪过渡的分界点。依刑法第270 条的规定,侵占罪需侵占数额较大的财物方可构成,那么如何确定数额较大的起点呢?有人认为,数额较大应参照盗窃罪的起点数额为宜,有人认为起点数额可以参照贪污罪。司法解释标准1万,部分地方立案标准5千。由于财物的价值随耗损、市场波动而变化,那么如何确定行为对象的价值?价值的计算方式主要有二:一为重置价值,即在市场上购买同质同量财物所需的货币量;二为折旧价值,即按一定的折旧率计算得出的财物价值。原则上应依行为人拒不退还、拒不交出之时的重置价值确定行为对象价值。
  二、拾到遗忘物要怎么处理?
  捡到他人遗忘的物品,即使找不到失主,该遗失物也不能属于拾到者。根据法律规定,捡到他人遗忘物的,应该还给失主,找不到失主的应该送交公安等部门,由公安部门发布招领公告,自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该遗失物归国家所有,而不能归拾得人所有。相关法律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第一百一十三条 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会构成犯罪,会承担刑事责任。数额较大且情节严重的,最高会被判五年的刑期。所以在拾到他人物品之后,首先应找到失主,将物品归还他人,如果未能联系到失主的,可以将物品送到失物招领部门,但不可将其据为己有,否则不仅在道德上会受到谴责,还有可能构成犯罪。
  
  
  
总结:侵占遗忘物会怎么处罚?在实践中,许多人都会有拾到他人物品的经历,这些物品有些是他人遗弃的,有些则是遗忘物。我们拾到他人物品应还给他人,但有少...#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史微微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执业5年

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More>>

·工程质量管理原则是什么?
      工程质量管理原则是什么意思在生活中,豆腐渣工程是我们都十分痛恨的,工程质量一直都是大问题,要知道建筑工程关系到很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保障相关的建筑工程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了。那......


·刑事案件中无罪不予批捕是什么
      一、刑事案件中无罪不予批捕是什么?刑事案件中无罪不予批捕是嫌疑人没有犯罪行为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检察院做出的不批捕的决定。检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常见于以下四种情形:1、被......


·不安抗辩权与先履行抗辩权的区别
      不安抗辩权与先履行抗辩权的区别是多少?在双务合同中因为履行先后顺序可以行使的权利比较多,其中就包括可以与其可以对抗的抗辩权,最常见的抗辩权就是不安抗辩权与先履行抗辩权,而且两种权利......


·17岁故意杀2人怎么判
      涉嫌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十七周岁需要对故意杀人罪承担刑事责任,当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适用死刑。《刑法》第......


·行政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吗?
      行政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吗?行政单位不需要征收企业所得税,因为行政机关不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


·过失犯罪构成条件都有哪些
      过失犯罪构成条件都有哪些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行为。过失犯罪的构成要......


侵占遗忘物会怎么处罚?
史微微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执业5年
19850716853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史微微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9850716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