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145条如何解读?
民法典第145条如何解读?
我们经常会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律师为维护自己委托人的权益,在法庭上为其进行辩护时总是有理有据的,都会阐明清楚自己的依据是我国何种法律第几条。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单说《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145条,我们往往是什么都不清楚的,今天我们就带您解读《民法典》第145条。
一、《民法典》第145条内容
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二、《民法典》第145条解读
沿着意思能力的逻辑可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部分法律行为是完全有效的,部分则是无效或效力待定的。前者如纯获法律利益的法律行为以及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后者如合同,则属于效力待定;对于其所实施的单方法律行为,则无效,但获得法定代理人事先同意的除外。
从意思自治的逻辑看,法律行为原则上在成立时生效。但在特殊情况下,法律行为效力取决于第三方的同意,具体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1、行为人因意思能力欠缺,需要第三人监督,以便保护行为人;
2、因法律行为涉及第三人的权利范围,因此他的同意对法律行为的生效是必须的。
以上两类行为就是需要同意(允许、追认)的法律行为。关于这点需要掌握如下四点:
1、需要同意的法律行为必须是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法律行为、无权处分);
2、该同意必须是私人同意,而非官方允许;
3、同意须由未亲自实施需要同意的法律行为的第三人作出;
4、须需要同意的法律行为经同意生效。
三、关于“同意”需要掌握如下五点:
1、同意分为事先同意(允许)和事后同意(追认)。
2、同意是需受领的意思表示。
3、同意的意思表示既可以向法律行为一方作出,也可以向另一方作出,但但法律行为除外。
4、同意表示无须使用与需要同意的法律行为所采用的方式;因为同意并非法律行为组成部分,并不能发挥形式具有的功能。
5、若双方法律行为获得允许,则自该行为实施时就生效;否则自获得追认时生效,但在追认之前处于效力待定状态。
也带来了具体如何解读的方法。第145条总的来说是规定了限定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产生的法律行为一部分是及时有效的,一部分是无效的。本条法律就是在对什么情况下有效、什么情况下无效作出具体规定。
总结:民法典第145条如何解读?我们经常会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律师为维护自己委托人的权益,在法庭上为其进行辩护时总是有理有据的,都会阐明清楚自己的...#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
More>>
·子女不赡养老人遗产应该怎样分配?
一、子女不赡养老人遗产应该怎样分配?关于子女不赡养老人遗产如何分配,如果老人不留遗嘱的话还是可以按《民法典》获得遗产的,但是如果有其他子女举证不赡养的话,可以主张少分或不分给不赡养父......
·什么是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构成要件?
什么是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构成要件?一、什么是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构成要件?(一)客体要件。本罪侵害了国家证券、期货管理制度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二)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
·成立一般自首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成立一般自首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1、犯罪分子必须自动投案。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犯罪事实未被发现,或者犯罪事实虽已被发现,但犯罪分子尚未被发现,或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均已被......
·不认识罪与认罪的区别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人做错了事,并且违反了法律的纪律,都是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是对于有些人证据已经确凿但是犯罪人员还是不认罪,那么不认识罪与认罪的区别有哪些?对于自愿认罪的人来说,在......
·协议离婚诉讼离婚程序是怎样的?
夫妻双方因为性格不合、感情破裂等原因决定办理离婚,在具体实际中分为两个类型,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当夫妻双方就共同财产分割、孩子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时,可以办理协议离婚;如果双方始终无......
·刑事案件的证人不出庭作证怎么办?
刑事案件的证人不出庭作证怎么办?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
民法典第145条如何解读?
史微微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执业5年
19850716853
www.nj64.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