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由于处罚较轻,人们在潜意识中都不把醉驾行为和犯罪划等
在过去,由于处罚较轻,人们在潜意识中都不把醉驾行为和犯罪划等号。随着,新的法规的实施,对醉驾的遏制作用显而易见。那么,我国法律规定醉驾抽血要多久出结果?为此,我们在下文中整理了该问题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醉驾抽血要多久出结果?
按规定,从抽血送检到将鉴定结论送达犯罪嫌疑人的时限为9天。其中送检时限最多三日,检验鉴定机构在三日内出具检验鉴定文书;办案部门应当在收到检验鉴定意见后三日内,应当制作血液酒精含量检验《鉴定结论通知书》,送达犯罪嫌疑人。
相关法律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试行)规定:第二十九条【血样送检】抽取的血样应当在一日内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或者其他具备资格的检验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上述机构应当及时指派、聘请具有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检验鉴定。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将抽取血样送检的,报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送检时限可以延长至三日。需要对案件涉及的其他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第三十条【检验鉴定时限】检验鉴定机构对血样检验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出具血液酒精含量检验鉴定意见,并在三日内出具检验鉴定文书。检验鉴定文书应当由两名以上具有鉴定资格的鉴定人签名或者盖章,并加盖鉴定机构印章。第三十一条【鉴定结论送达】办案部门应当在收到检验鉴定意见后三日内,应当制作血液酒精含量检验《鉴定结论通知书》,送达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应在《鉴定结论通知书》附卷联写明对鉴定结论的意见,签名并注明送达时间。
醉驾处罚标准是什么?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第二款、第四款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2010年4月1日启用的新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中规定,饮酒或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次性扣12分。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醉酒驾驶者,处15日以下拘留,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驾驶证,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醉酒驾车的判定标准:酒精含量大于(等于)每100毫升血液中80毫克/的行为属于醉酒驾车。 根据国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毫克的驾驶员即为酒后驾车,80毫克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以上就是我们为您整理的关于我国法律规定醉驾抽血要多久出结果的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简单来说,醉驾抽血一般从送检到检查结果送达当事人需要9天时间。随着新的法律法规的实施,我国对醉驾行为的处罚更加严厉,一般都会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总结:在过去,由于处罚较轻,人们在潜意识中都不把醉驾行为和犯罪划等号。随着,新的法规的实施,对醉驾的遏制作用显而易见。那么,我国法律规定醉驾抽血要...#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
More>>
·假冒商标罪一般判多久?
假冒商标罪一般判多久?一、假冒商标罪一般判多久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福利费 应付职工薪酬是包含关系吗
说到应付职工薪酬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是众多劳动者最关心的话题,毕竟这是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那么,福利费应付职工薪酬是包含关系吗?应付职工薪酬包含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会为您带......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颁布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颁布,《婚姻法》将废止。《民法典》不允许结婚的情形有哪些?在我国,《民法典》所提倡的是婚姻自由化,所以一般理解每个人都具备有结婚的权利,但是......
·离婚后子女是否有财产继承权当然有继承权。无论父母是否离婚
离婚后子女是否有财产继承权当然有继承权。无论父母是否离婚,都不会影响儿女的继承权。《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是否可以中断?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是否可以中断?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承诺)。这些事由区别于中止诉讼时效的事由,都是......
·虚假诉讼罪司法解释有哪些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从前我国对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捏造的事实,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是没有进行处罚的,但自刑法修正案九开始,这样的行为就会构成虚假诉讼罪,就要依法追究......
在过去,由于处罚较轻,人们在潜意识中都不把醉驾行为和犯罪划等
史微微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执业5年
19850716853
www.nj64.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