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可以辞退怀孕员工吗?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哪些情况可以辞退怀孕员工:
《劳动合同法》的第三十九条规定了用人单位有权单方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的六种情形。
1、违反单位规章制度
职工经常有迟到、早退或其他违反单位规章制度行为的。根据劳动合同法,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女职工怀孕也不在保护之列。
2、在试用期间
如果女职工是在试用期怀孕,则可能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被辞退。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如果怀孕女职工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为不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条件的,单位是有权解除其劳动合同的。
但是,用人单位以员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的试用期约定;
(2)试用期期限应当与劳动合同期限相对等;
(3)有明确的录用条件或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界定,且已将该条件告知职工;
(4)用人单位有证据表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
(5)解除劳动合同要在试用期内提出。
3、有严重失职行为
如果怀孕职工在工作中有严重失职行为或者营私舞弊,而且由于上述两种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了重大损害,单位可以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
4、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劳动合同
因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5、兼职影响本职工作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6、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结婚的嫁妆算夫妻共同财产吗?
结婚的嫁妆算夫妻共同财产吗?嫁妆算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要根据情况来判断。如果是二人在领取结婚证之后购置并且双方没有对嫁妆的归属作出约定的,按......
·在我国工伤在医院用了医保卡可不可以做工伤鉴定?
在我国工伤在医院用了医保卡可不可以做工伤鉴定?刷医保卡对劳动功能障碍等级不会有影响。劳动能力鉴定是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劳动能力......
·签订劳动合同谨防落入六大陷阱
春节一过,有很多人重新选择了工作单位,需要签劳动合同;继续留在原单位工作的人也需要续签劳动合同。此间法律部门提醒广大从业者,谨防一些用工单位......
·故意伤害致死,该如何认定?
我们知道,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那么如果是故意伤害他人致死的情形,又应该如何来认定了?我们下文讲解故......
·如果网络购物被骗了怎么办
如果网络购物被骗了怎么办现如今网购的群体是非常庞大的,可以这么说,在一定程度上网购已经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实体店。总而言之,对实体店的冲击还是非......
·欠钱不还法院开庭不来怎么办?
欠钱不还法院开庭不来怎么办?开庭被告不来应诉,会判被告输,然后将通知书寄送到被告地址。被告还不还钱的话,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将被告列为失信人......
·企业什么情况交土地使用费?
一、什么情况交土地使用费?土地使用者因使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费用,是土地使用者获得用地应付出的代价。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无论新征用......
·如何申请撤回商标注册申请?
一、简要说明 申请人在其申请注册的商标刊登注册公告之前,可以向商标局提出申请,撤回该商标的注册申请。 二、办理途径 申请撤......
·判刑了前面的拘留时间算吗
判刑了前面的拘留时间算吗在判刑之前,若是犯罪分子有先被羁押,即被刑事拘留或者逮捕的,那么拘留期间或者逮捕期间的时间,在判刑之后也是会计算在刑......
·司法鉴定的原则内容是什么
司法鉴定是民事纠纷案件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虽说不是所有的民事纠纷都需要进行司法鉴定,但如果有需要司法鉴定的话那它就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司......
·受害人和行为人都没有过错,如何分担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1186条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1.公平分担损失的规定是侵权责任编根据实际情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