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钱包括了什么,结婚彩礼有哪些?
一、彩礼钱包括了什么
1、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四大件”具体包括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人们也形象地称其为“蹬蹬、转转、听听、看看”。
2、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四大件”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电风扇。
3、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四大件”是在80年代基础上稍微有点调整: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
4、00年代
2000年至2009年,这十年中,关于这十年间的“四大件”说法,争议很大,最早有“房子、车子、票子和保险” 四大件之说,按照如今结婚首先需求男方要有“房子和车子,稳定的工作”一说,应该比较靠谱,当然也还有其它说辞。
二、离婚彩礼能否要回来?
符合条件的,可以请求返还彩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三、离婚后彩礼需要归还吗,特殊情况下可不予归还
离婚后彩礼需要归还吗?这个问题一般是女方最为关注的。属于以下这些情况的,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
(一)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这种情形下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
(二)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或者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的情况,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
(三)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共同生活的界定,主要限制在家庭成员因生活、生产需要并实际支出,比如男女一方或双方患病花费、共同经营投资等。
(四)在婚约存续期间,婚约当事人死亡的情况,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但是,在死亡前已经起诉的应予除外。
在不同的年代里面,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不同时期彩礼钱中包括的财物都是不同的,我们在上文中列举了几个年代的彩礼内容,希望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既遂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既遂的刑事责任是什么?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既遂的刑事责任,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
·代持股东帮隐名股东承担债务后怎么赔偿?
代持股东帮隐名股东承担债务后怎么赔偿?代持股东帮隐名股东承担债务后,隐名股东可以以股权转让的方式来进行赔偿,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第24条第2款规......
·房屋租赁合同到期可以怎么处理
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人抱怨自己租的房子到期了,房东要收回房屋,自己将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地。于是他们眼睛一转,决定赖着不走,看房东能奈我何。那么,......
·把借款合同公证有什么用
借款合同公证有什么用1、避免合同遗失损毁通过借款合同公证,我们可以避免有意无意中的借款合同损毁、遗失等情况发生,这对我们的债权安全是非常有利的......
·专利申请的受理条件是什么
专利申请的受理条件是什么专利申请是获得专利权的必须程序。专利权的获得,要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机关提出申请。专利申请提交后,首先应进行是否符合受......
·民事案件财产保全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民事案件财产保全应当具备哪些条件财产保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是情况紧急,不采取财产保全将会使申请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2.必须......
·担保反担保抵押抵押登记他项权利人是谁
担保反担保抵押抵押登记他项权利人是谁担保反担保方式有:1、土地使用权反担保土地使用权反担保是指借款人或第三人以其取得相应权利证书的土地使......
·探视权是单独探视还是一起探视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
·装修工程发包合同范本是什么?
装修工程发包合同范本是什么样的?装修工程一般来说还是属于比较大型的工程的,而且由于装修工程会涉及到非常多的方面,可以说一个公司是比较难全面的......
·民法总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的规定是什么?
民法总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的规定是什么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民法总则》将被废止。一、《民法典》27条关于未成年人的......
·犯罪中止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一)时间性。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在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之后、犯罪呈现结局之前均可中止。中止的时间性,是由中止的有效性决定的,即“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