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管辖的规定有哪些,指定管辖如何规定
一、指定管辖的规定有哪些
第 17条
两个以上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辖。尚未开庭审判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被告人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应当在审限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争议的人民法院分别逐级报请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第18条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因案件涉及本院院长需要回避等原因,不宜行使管辖权的,可以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管辖;上一级人民法院也可以指定与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同级的其他人民法院管辖。第 19条
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应当将指定管辖决定书分别送达被指定管辖的人民法院和其他有关的人民法院。原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在收到上级人民法院指定其他人民法院管辖决定书后,不再行使管辖权。对于公诉案件,应当书面通知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并将全部案卷材料退回,同时书面通知当事人;对于自诉案件,应当将全部案卷材料移送被指定管辖的人民法院,并书面通知当事人。第22条 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管辖。《民诉法》第37条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第38条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二、指定管辖的司法解释内容是怎样的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37条第2款规定,发生管辖权争议的两个人民法院因协商不成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时,如双方为同属一个地、市辖区的基层人民法院,由该地、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同属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两个人民法院,由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
如双方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协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依前款规定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时,应当逐级进行。上级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37条的规定指定管辖,应书面通知报送的人民法院和被指定的人民法院。报送的人民法院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告知当事人。以上就是我们整理了关于指定管辖的规定相关内容,您有兴趣可以做一个了解,由上可以看出,指定管辖的相关规定是非常多的,要是你有实务中的问题需要解决,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网站的专业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广州公证处公证费用怎么收取
公证是根据有关人员的申请,对相关的发法律事项的的合法性以及真实性进行证明的活动。公证必须有由有资质公证人员进行,并不是只要在公证处工作的工作......
·劳动仲裁后公司不遵从怎么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后公司不遵从怎么强制执行?一、劳动仲裁后公司不遵从怎么强制执行劳动仲裁胜诉后,劳动者可以携带生效的裁决书到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一,工伤十级标准具体赔偿?
一,工伤十级标准具体赔偿有哪些职工构成工伤十级伤残赔偿:医疗费用:根据医疗机构的发票确定。停工留薪期工资:期间按原工资福利支付,原工资指的是......
·无偿取得房屋的合同有效吗?
无偿取得房屋的合同有效吗?无偿合同是当事人一方只享有合同权利而不偿付任何代价的合同,又称恩惠合同。无偿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向对方给予某种利益,对......
·手指骨折工伤赔偿标准在法律上是怎样规定的?
很多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生工伤事故,事故发生后不知道如何处理,如何取得工伤赔偿。要取得工伤赔偿首先需要进行工伤鉴定,其次要通过合适的法律途......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一、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离婚不离家五年以后自动复婚吗
离婚不离家五年以后自动复婚吗一、离婚不离家五年以后自动复婚吗?不可能,法律中没有自动复婚的说法。复婚办理流程具体是:1、提交申请当事人......
·团伙盗窃数额认定标准是什么
一、团伙盗窃数额认定标准是什么团伙盗窃其实主要就是多人共同有预谋的实施盗窃行为,这与个人盗窃其实存在一些的差异。从性质上来看,自然团伙盗窃更......
·单方如何起诉离婚?
大多数的人都认为离婚是两个人的事,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若一方选择逃避,就会形成僵局,为了解决问题,我国允许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单方面起诉离婚。......
·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 对双方的基本条件进行取证
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对双方的基本条件进行取证,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收入状况、居住条件、文化程度、性格修养等,通过对双方的基本条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