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刀具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一、管制刀具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1、凡符合下列标准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管制刀具:
(1)匕首:带有刀柄、刀格和血槽,刀尖角度小于60度的单刃、双刃或多刃尖刀。
(2)三棱刮刀:具有三个刀刃的机械加工用刀具。
(3)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跳刀):刀身展开或弹出后,可被刀柄内的弹簧或卡锁固定自锁的折叠刀具。
(4)其他相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刀尖角度小于60度,刀身长度超过150毫米的各类单刃、双刃和多刃刀具。
(5)其他刀尖角度大于60度,刀身长度超过220毫米的各类单刃、双刃和多刃刀具。
2、未开刀刃且刀尖倒角半径R大于2.5毫米的各类武术、工艺、礼品等刀具不属于管制刀具范畴。
3、少数民族使用的藏刀、腰刀、靴刀、马刀等刀具的管制范围认定标准,由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参照本标准制定。
二、非法持有管制刀具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犯本罪,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携带上述物品;
2、行为人必须携带上述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进入公共交通工具;
只有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对于情节显著轻微,携带数量很少,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则不宜认为构成本罪。本罪属行为犯,只要行为人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进入了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一达到情节严重,即可构成本罪,其并不以造成实际危害后果为构成必要。倘若发生其他后果,如爆炸、火灾等,则应依其主观的内容以他罪如爆炸罪、过失爆炸罪、放火罪、失火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等论处,非法携带的行为则不再单独构成其罪。
本罪危害的是不特定人和物,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的管理办法。
三、非法携带管制刀具的行为属于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二条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违法行为又称“无效行为”,不合法行为的一种。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与客观上不合法行为不同之处在于,行为人在实施该行为时主观上有过错,从而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侵犯。主观上的过错指故意或过失两种主观状态。根据违法性质,违法行为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经济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等;根据对社会的违害程度,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环境监管失职罪
一、概念及其构成环境监管失职罪,是指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
·买卖二手房
买卖二手房,在签完合同生效并且已经缴纳完税之后,可以去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申请产权变更登记,在产权变更登记完成之后,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会给买方......
·企业遇到拆迁 律师能做什么
企业遇到拆迁律师能做什么 (一)企业拆迁法律、政策解读 1.提供企业拆迁政策、法律咨询服务 2.提供企业拆迁政策、法律培训服务 ......
·qq诈骗怎么报警,相关内容有哪些?
说到诈骗,很多人都会对这种行为十分痛恨,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网络诈骗、qq诈骗的出现,也是使不少人上过当受骗。那么,qq诈骗怎么报警呢?qq的诈骗案件......
·微信被骗多少
微信被骗多少钱才能立案?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信、QQ等已成为互联网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公众服务平台。与此同时,诈骗的问题也日......
·民营企业如何预防合同纠纷发生?
1.强化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律风险意识。企业定期组织一些的企业法律风险培训,学习劳动法,公司法,以及合同法这一类跟企业有相关性的法律知识。2......
·2023年投案自首的法律条款都有哪些?
在我们国家,尤其是这种法制比较健全的社会,有些人在犯罪之后可能会意识到自身的错误而投案自首,那么投案自首的法律条款都有哪些?根据规定,犯罪嫌......
·单位走私犯罪该如何处罚?
(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
·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我们?平时所看到大楼、桥梁、管道等等,都是由专门建设工程队进行建造的,工程建造最重要的就是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很多......
·妻子代替丈夫写的借条应该怎样偿还
妻子代替丈夫写的借条应该怎样偿还如果该笔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那么妻子就要承担还款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