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拘役判6个月还有什么程序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享有两项待遇:探亲;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1.拘役是剥夺自由的刑罚方法。由于拘役剥夺犯罪人的自由,所以与管制具有明显区别。由于拘役是刑罚方法,所以它与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司法拘留在法律属性、适用对象、适用机关、适用依据、适用程序、适用期限上都有明显区别。
2.拘役是短期剥夺自由的刑罚方法。根据刑法第42条、第44条以及第69条的规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3.拘役是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锄口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法律依据:《刑法》
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四十三条 【拘役的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第四十四条 【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二、酒后驾驶与醉酒驾驶有哪些区别
1、驾驶人员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不同。酒驾: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小于80豪克。醉驾: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
2、处罚力度不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罚款金额不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拘役是刑事处罚中比较轻的,服刑最短的时间是一个月。在服刑期间认真的改造,有重大发明或者是重大贡献的,是可以进行申请减刑的,如果服刑期间再犯新罪的情况下,会进行数罪并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判了拘役罚款交了是否可以免拘?
判了拘役罚款交了是否可以免拘?判了拘役是不可以免拘的,拘役是刑事处罚,是不可以通过交罚款来免除的,需要到看守所服刑。拘役是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
·冒充和尚招摇撞骗的怎么处罚?
冒充和尚招摇撞骗的怎么处罚?一、冒充和尚招摇撞骗的怎么处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招摇撞骗罪......
·购买期房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购买期房时应注意的事项有:1、逾期交房。买期房是没有无法交接房屋的,所以延期交房成为购买期房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购房者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清楚......
·我国规定的入室抢劫量刑标准是什么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而入室抢劫属于抢劫犯罪当中比较严......
·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诉讼程序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对于未成年人触犯法律,已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罪情节严重,造成重伤或死亡的,应当承担刑事责......
·昆山司法鉴定的费用由谁支付?
昆山市民到医院看病时,如果遇到医疗事故同医疗发生纠纷的,在维权的同时,应当做一个伤残司法鉴定。这样,拿到司法鉴定书后,患者及家属才能合理的提......
·房东口头同意二房东转租合法吗?
房东口头同意二房东转租合法吗?口头同意二房东转租是合法的,民事法律规定,订立合同的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口头形式,第二种则是书面形式。以口头形式......
·2023年交通肇事罪附带民事判决书是怎样的?
一、交通肇事罪附带民事判决书是怎样的?自诉人兼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
·农村土地确权为什么非要农民主动申请?
农村土地确权为什么非要农民主动申请?一、依申请登记是发了规定的原则1、农村土地确权属于不动产登记的范围。2、依申请登记是我国不动产登记制......
·哪些直系亲属有继承权?
哪些直系亲属有继承权?1、根据《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继承的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