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终止有七种情况 一、劳动合同终止有七种情况是什么?
一、劳动合同终止有七种情况是什么
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因期限届满等法定原因而结束。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及其《实施条例》第21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1)劳动合同期满的;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3)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
(4)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5)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6)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用人单位和员工依法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吗?
要看情形。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依据上述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这三种情形公司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此外,如果公司与劳动者劳动合同期满后,公司提出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如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也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除此之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终止,其结果是导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归于消灭。劳动合同终止通常是劳动合同目的实现之后的正常终结,如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完成等。即使是其他情形下的终止,也通常是由于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丧失劳动合同主体资格、导致劳动合同不能履行而不得不终结。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遭受价格欺诈仲裁方式能获得损害赔偿吗?
遭受价格欺诈仲裁方式能获得损害赔偿吗?一、遭受价格欺诈仲裁方式能赔偿损失吗?被欺诈方是能获得损害赔偿的。但是要损害是实际存在,并且是由于欺......
·劳动合同续签年限
劳动合同续签年限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但是劳动合同的相应条款要双方协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
·邻里故意伤害司法解释规定是什么?
邻里故意伤害司法解释规定是什么?一、邻里故意伤害司法解释规定是什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故意伤害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主要体......
·法院可以查到吸毒记录吗
法院能查到吸毒记录。如果有吸毒案底的,法院会在全国公安机关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网中查询得到。涉毒被抓案底终身,动态管控全国联网,身份证信息报警被......
·无证驾驶校车超员怎么处罚?
无证驾驶校车超员怎么处罚?现在社会上的各个学校中,校车的运营范围越来越广泛,由于其方便管理又经济实惠,受到了很多师生的青睐。但是,由于其中也不......
·不安抗辩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不安抗辩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在我国的合同法和其他的法规当中,制定了具体的法条来确保合同的正常履行。同时也为了防止有些人钻我国合同法当中的漏洞......
·在我国规定的公司法人代表怎么变更?
在我国规定的公司法人代表怎么变更?公司法人代表虽然说本质上跟员工之间不会产生什么利益上的冲突,但是法人代表个人的形象,肯定能够对公司相关业......
·野生动物没有惩罚性的赔偿规定么?
野生动物没有惩罚性的赔偿规定么?有,我国政府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处罚和规定,具体如下: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法第十五条第三款规......
·双方同意离婚怎么起诉离婚需要什么东西?
双方同意离婚很多人都会选择协议离婚,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选择诉讼离婚。诉讼离婚需要走法律程序,牵扯到的事情就比较多。对于诉讼离婚我们需要了解离......
·贷款逾期是什么?
贷款逾期是什么意思,贷款逾期怎么办?一、贷款逾期是什么意思?贷款逾期通常是指该笔贷款到期后,借款人在未办理相关展期或转贷手续的前提下,未按照......
·个人所得随偷税漏税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一、个人所得随偷税漏税的处罚标准是什么?个人所得随偷税漏税的处罚标准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