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贷款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2010年5月出台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下称《规定(二)》)第二十七条规定,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等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或者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的,以及其他给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以上简称“四种情形”),应予立案追诉。在此之前,公安部经侦局已率先于2009年作出了《关于骗取贷款罪和违法发放贷款罪立案追诉标准问题的批复》,其基本精神与上述规定也是一致的。不过应注意该解释的溯及力问题。关于刑事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两高”《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的规定》确立的是“无旧从新,有旧从旧兼从轻”的做法,且规定对于在司法解释施行前已办结的案件如果无错误就不再变动。笔者认为,认定该罪,必须将该罪立案追诉规定同该罪法条结合起来全面分析,而不能孤立地理解《规定(二)》第二十七条,否则,对该罪的认识就会发生偏差。比如,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明确规定,该罪必须具有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这是构成该罪的必要条件。而孤立地分析《规定(二)》第二十七条,则似乎只要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一百万元以上,或者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不管是否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均可定罪。实际上并非如此。通过立案侦查,如果发现行为人骗取贷款一百万元以上,或者多次骗取贷款,并且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实际经济损失在20万元以上,或者虽未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但却利用贷款进行非法活动,情节严重,自应以该罪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经过立案查明,行为人仅仅骗贷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或者多次骗贷,却并未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实际损失,亦未利用贷款进行任何非法活动,那就明显属于一般的市场背信行为,并未给金融管理秩序造成实际危害,并未触犯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当然不应以该罪追究刑事责任。以上就是我们为您整理了关于骗取贷款罪的立案标准的规定,其中在骗取的贷款数额达到了100万元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万元、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的,则就可以定为骗取贷款罪,然后根据法律的规定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计件工资制如何计算加班费
计件工资制如何计算加班费1、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在完成计件定额后,安排劳动者加班的,企业也应当依法支付加班费。按照《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规定......
·交通肇事案件中缓刑的适用
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但过失程度不同,罪过轻重有别,应对罪过轻、较轻的人适用缓刑,罪过重、较重的不宜适用缓刑。出于过失肇......
·征收中的土地使用权如何补偿?
征收中的土地使用权如何补偿?我们知道,我国土地归于国家或集体所有,任何个体都只能取得土地的使用权,所有权归属不改变。在征收土地时的补偿问题一......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量刑标准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量刑标准?一、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量刑标准《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条规定:“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
·居住权的设立
民法典实施之后,居住权被明确为一种法定的用益物权,以满足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需要。居民可以到不动产登记机关进行登记,......
·法律规定遗弃罪的追诉期是多久
刑事犯罪受到追诉期的限制,只有在没有超过追诉期的范围内,才能对案件立案侦查,然后依法追究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那么您知道遗弃罪的追诉期是......
·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1、当事人为公民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
·家人认可的同居关系算重婚吗
家人认可的同居关系算重婚吗家人认可的同居关系算重婚,对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按重婚罪论处;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公然以夫......
·2023侵犯商业秘密的规定是什么?
侵犯商业秘密的规定是什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规定》第六十五条的规定:“侵犯商业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工程款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
工程款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一、工程款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承包商可以采取书面发函(对方一定要签收或采取挂号信等形式证明已送达)、向清欠主管部门......
·婚前预支工资是婚前财产吗?
婚前预支工资是婚前财产吗?婚前预支工资显然是婚前的个人财产,婚前财产,是一个法律名词,是在结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经取得的财产。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