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违约金比例是多少呢
一、劳动合同违约金比例是多少呢
违约金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或者由法律规定的,一方违约时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货币,是合同法中违约责任的一种主要形式。只在两种条件下才能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第25条规定: 除本法第22条和第23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即只有在规定约定服务期和竞业禁止的条件下才能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关于违约金的标准,首先,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可以约定违约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2条规定: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约定违反服务期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违约时,劳动者所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其次,劳动者违反规定的,可以约定违约金。但是劳动者同法对于违反竞业限制应当承担违约金的数额并没有具体规定,这说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协商约定,但是违反竞业限制的违约金也不能违反相关法律的规定和公平原则。这是我国第一次从法律上比较明确规定劳动合同违约金的适用情况。
二、违约金与经济补偿金的区别
1、构成要件不同。依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除了由于劳动者的过错造成的以外,不论用人单位是否有过错,其均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且劳动者因用人单位的过错而迫使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也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违约金则需一方违约。
2、计算基点不同。违约金的具体数额应以具体损失为平衡的基点。而经济补偿的计算基点并不是劳动者因劳动合同的解除而受到的损失,而是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已作出的贡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时间越长,其离职时的经济补偿金就越多;反之,工作时间越短,经济补偿金就越少。
3、功能不同。违约金的功能主要在于赔偿守约方因对方违约而遭受到的损失,而经济补偿金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具有赔偿性质,另一方面在不可归责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当事人之事由时,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照顾义务效力而衍生的一种义务,其法律性质为对被雇劳动者的离职补贴。
三、劳动合同违约金是如何规定的
违约金过高的比例是这样规定的: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一、和公公婆婆同住离婚财产分割怎么进行?
一、和公公婆婆同住离婚财产分割怎么进行?和公公婆婆同住的情况下,离婚财产分割依然按照夫妻双方共同财产进行平等公平分割的原则进行,离婚财产分......
·上诉期间异地犯新罪有什么规定?
一、上诉期间异地犯新罪有什么规定如果被告人在取保候审上诉期间又犯新罪的,可撤销取保候审并予以收押,再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对被告人......
·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是什么一、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是什么1、让与人与受让人之间基于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受让人取得让与人转让的交易财产的所有权......
·交通肇事逃逸的罪行加重标准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的罪行加重标准是什么?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
·离婚抚养费给到孩子多大
离婚抚养费给到孩子多大1、无条件给付期限。从出生到18周岁为止。2、有条件的不给付期限。一般指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依靠其自己劳动收入能维持......
·单方解除合同需要通知对方吗?
单方解除合同需要通知对方吗?单方终止合同,应当通知对方。《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依合同履行义务原则】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出轨离婚流程有哪些 什么情况法院会判决离婚
要是夫妻中一方有出轨行为,那对双方之间的感情影响是很大的,由此导致夫妻最终离婚的情况也比较多。不过多数时候都是通过诉讼方式来离婚,那您知道夫......
·暂予监外执行包含哪几种情形
暂予监外执行包含哪几种情形1.患有属于《暂予监外执行规定》所附《保外就医严重疾病范围》的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
·医疗纠纷诉讼主体和诉讼时效
医疗纠纷诉讼主体和诉讼时效医疗纠纷诉讼主体诉讼活动中,诉讼主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诉讼主体选择错误,将会导致一是诉讼时间被延长,增加诉累,......
·交通肇事取保候审怎么办理?
交通肇事取保候审流程如下:①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