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公安局立案要多久时长?
一、盗窃罪立案时长规定:
公安机关接受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
一般情况下,在七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
重大、复杂线索,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
特别重大、复杂线索,经地(市)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六十日。
二、如何认定盗窃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一)盗窃数额,是指行为人实施盗窃行为已窃取的公私财物数额。
(二)已经着手实行盗窃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造成公私财物损失的,是盗窃未遂。盗窃未遂,情节严重的,如明确以巨额现款、国家珍贵文物或者贵重物品等为盗窃目标的,也应定罪并依法处罚。
(三)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犯惯窃罪或者盗窃数额巨大的,应当依照刑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并应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四)盗窃的公私财物,既指有形财物,也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重要技术成果等无形财物。
盗用他人长途电话账号、码号造成损失,盗窃他人非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五)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在社会上作案有所区别。
三、如何认定盗窃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二)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三)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四)铁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盗窃案件,盗窃“数额较大”以400元为起点;“数额巨大”以4000元为起点;“数额特别巨大”以30000元为起点。
看完以后相信您都了解到了,盗窃罪公安局立案要多久的答案是最快7天且发生盗窃罪后公安的立案标准不是以盗窃罪公安局立案要多久来判定,而是根据盗窃的财产价值进行立案。法院也会根据盗窃的金额的不同有不同的量刑标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可以将农村土地使用证过户吗?
可以将农村土地使用证过户吗?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才需要给使用权人发给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为县级或者市级土地管理部门。集体土地使用证......
·在工地干活突发脑梗塞算不算工伤?
在工地干活突发脑梗塞算不算工伤?一、在工地干活突发脑梗塞算不算工伤?1、脑梗不属于职业病,突发脑梗与工作也无必然关系;且不存在死亡或者在48小......
·离婚征地补偿款如何判?
离婚征地补偿款如何判?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地区的政府都在进行征地。在征地的过程中,政府会给被征地一方高额的补偿款。这对于一个家庭来......
·强行征收土地如何告状
强行征收土地如何告状征收土地,是近年来常见的现象。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城市规划,都可能涉及到土地征收。政府进行土地征收时,都会给予被征收者经济......
·工人开老板车出车祸责任划分是怎么样的?
工人开老板车出车祸责任划分是怎么样的?一、工人开老板车出车祸责任划分是怎么样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
·一、房屋买卖解约协议签定拒付违约金应该怎么办?
一、房屋买卖解约协议签定拒付违约金应该怎么办?房屋买卖解约协议签定拒付违约金解决方法大致有两个:协商解决和起诉。1、协商解决:解决纠纷,能......
·工程质量惩罚条例是怎样的?
工程质量惩罚条例是怎样的?一、对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罚1.工程质量发生一般事故(经济损失50000元以下)对该项目部处以2000-5000元罚款。2.工程质量......
·现在经济条件越来越好
现在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私家车也越来越多,熙熙攘攘的马路上,车与车之间难免会发生摩擦。如果两个人之前发生事故后,关于赔偿的事儿协商不了,责任方......
·怎样办理个体户营业执照?
怎样办理个体户营业执照?需要先去工商局申请,填写表格,再去税务所办理税务登记证,办理后申请发票,再到公安局指定的刻章单位进行刻制公章。营......
·深圳工伤鉴定需要哪些资料?
深圳市有很多小工厂,一些管理不善的工厂,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工人受伤后,应该要求工厂申请工伤鉴定,等结果下来后,工人就可以主张工伤保险赔偿了。......
·没有遗嘱如何继承遗产没有遗嘱的情况下
没有遗嘱如何继承遗产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应由法定继承人按照法定继承程序继承遗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依《继承法》第10、12条的规定,有配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