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后遗嘱必须公开吗 一、老人去世后遗嘱必须公开吗?
一、老人去世后遗嘱必须公开吗?
法律没有规定遗嘱必须再老人去世后公开,但遗产继承是从老人去世后开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二、遗嘱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三、有哪些立遗嘱的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 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 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
第一千一百四十条? 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
(二)继承人、受遗赠人;
(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其实,对老人立的遗嘱也没有必要向社会各界公开,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按照遗嘱分割了遗产的情况下,如果有其他继承人对此提出了争议,那谁提出了争议,谁就负责举证。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一、与醉驾者如果在一起用负责任吗?
一、与醉驾者如果在一起用负责任吗?如果醉驾者是成年人,仅仅是查到他醉驾,你如果不是驾驶员就不用承担法律责任。因为他可以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但如......
·签约了主播合同毁约后果会怎么样的?
签约了主播合同毁约后果会怎么样的?如果是一方毁约合同违约的话,则需要支付违约金;如果是双方协商解除合同,则根据协商的内容决定。《民法典(自202......
·交强险赔偿范围包括哪些?
交强险赔偿范围包括哪些?关于交强险,有的车主比较关系保费,而有的车主则比较关心交强险赔偿范围。其实,这些都是交强险当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接下来......
·一手房买卖交易流程是怎样的?
实践中,资金充足的人一般会选择购买一手房。如果要买一手房,那么一手房买卖的程序有哪些?而购房者还是资金不够的话,往往会选择购买二手房,那么您知......
·北碚征地补偿批复是什么?
北碚征地补偿批复是什么?在当今这个社会,各个地方的政府都非常重视征收土地,因为征地是为了全体社会的共同利益进行的,当然了,同时也要注重征地补......
·交强险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交强险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如何对交强险进行赔偿众所周知,在购买机动车的同时是需要购买交强险的,这是由国家强制规定购买的保险。日后要是机动车发生了......
·单位缴不进社保解除劳动关系时可以补偿吗
关于社保的问题,相信您不陌生,对于在职员工,单位必须为其购买社会保险,国家法律对于这一方面是有相关的规定的,那么单位缴不进社保解除劳动关系时......
·手指工伤赔偿标准是怎么样的
手指工伤赔偿标准是怎么样的根据工伤伤残鉴定标准:一手除拇指外,其他2-3指(含食指)近侧指间关节离断,鉴定为伤残七级。一手除拇、食指外,有两......
·破坏军婚判几年,如何处罚破坏军婚罪?
从相关法律的规定中可以知道,破坏军婚罪属于行为犯,即只要有相关行为,无论造成了怎样的后果,一律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那么您知道破坏军婚判几年......
·对于个税退税是什么意思?
对于个税退税是什么意思?一、对于个税退税是什么意思?退税是纳税人的权利。从充分保障纳税人权益的角度出发,只要纳税人2019年度内已预缴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