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当事人跑了怎么处理?
?一、非法行医当事人跑了怎么处理
《刑法》规定:非法行医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行医。而卫生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就比较广:如《执业医师法》规定:一是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者;二是非医师行医的个人,亦即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行医(同刑法之规定)或虽取得医生执业资格,但未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人行医;三是离开注册的地点行医,超出注册的类别和范围行医。
实践中常因为主体认定上分歧,卫生部门认为应追究非法行医罪的案件得不到司法机关的支持。个人观点:取得资格不是行医的唯一条件,场所、设备、器械和医疗管理制度都是举办医疗机构的重要条件,“非法行医”应依据《执业医师法》的规定认定。
二、非法行医罪的认定标准
1、客体方面
非法行医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及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2、客观方面
非法行医罪的客观方面表现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且这种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
3、主体方面
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包括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单位不构成该罪。
4、主观方面
非法行医罪的主观方面具有行为故意,而不是犯罪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不具备行医资格,仍然从事医疗活动。但行为人对造成就诊人死亡、身体健康受损的后果,则可能是过失,也可能是间接故意,即其应当预见非法行医行为有可能造成就诊人死亡、伤害的严重后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或者已经预见到可能发生上述后果而放任危害结果发生。
三、非法行医处罚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法惩处非法行医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认定非法行医犯罪行为的5种情形,并对造成刑法有关条款中“情节严重”和“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情形,作出了详细规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聚众斗殴帮助犯的量刑是怎么规定的
生活中就算是已经激化了的一些矛盾,其实也是能够在第三方机构的介入之下双方通过协商或者各退一步等各种方法都能妥善的处理好,遇到事情缺乏冷静处理......
·刑事诉讼法一审二审流程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在刑事诉讼法当中的一审二审程序主要是为了保证当事人诉权的重要性,体现出我国司法的严肃性的同时的人性化的方面,关于审理的程序问题也是......
·精神病的指定监护人怎么办
精神病的指定监护人怎么办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
·一、被胁迫放弃遗嘱继承后可以反悔吗?
一、被胁迫放弃遗嘱继承后可以反悔吗?当事人采取威胁、强迫的手段迫使一方作出放弃继承存款的表示,并写下字据,其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其字据应无法律......
·仅凭笔迹鉴定定罪的可能性大吗
一、仅凭笔迹鉴定定罪的可能性大吗?只有笔记鉴定结论定罪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审判阶段,对影响定罪量刑事实的证明要求是......
·受害人遇到交通事故责任人死亡找谁赔偿?
受害人遇到交通事故责任人死亡找谁赔偿?一、受害人遇到交通事故责任人死亡找谁赔偿?交通事故责任人死亡,如果有保险的,保险公司在交强险或责任险范......
·已办理预告登记的商品房,是否可以排除强制执行
执行异议之诉的立法目的在于平衡当事人的物权期待权与登记物权之间的矛盾,核心问题在于围绕物权期待权的诸多权利如何平衡和保护。人民法院查封、扣押......
·诈骗罪立案前退回的钱有哪些情况
诈骗罪立案前退回的钱有哪些情况在法律上针对犯罪者都是有减轻处罚的,如果犯罪者能在审判之前积极配合,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情况都可以减轻处罚。在......
·通州区信息公开的内容包括哪些?
在现实生活当中,政府在我们国家作为一个管理的角色,他是服务于人民的,所以对人民的一些相关的利益需要负责,而人民参与到政府事务当中,可以通过对......
·医患纠纷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医患纠纷的解决方法是什么随着医患纠纷案例的不断发生,现在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好像在大多数情况下形成了剑拔弩张的感觉。这是根本不利于我国医疗的......
·签三年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多久
简单来说,试用期就是试用的期限,而法律对劳动者的试用期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那么,在法律上,劳动者的劳动试用期一般是多久呢?如果用人单位与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