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微微律师
史微微律师法律网
20.nj64.com
南京史微微律师电话19850716853

有小孩离婚后能不给抚养费吗

一、有小孩离婚后能不给抚养费吗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在离婚子女抚养费的给付的问题上,需要综合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1.子女的实际需要;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离婚不给孩子抚养费实际上是可以的,但有条件。正如上面所言,支付抚养费是父母的法定义务,但是父母也可能在特定情况下无力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如果此时强迫父母继续支付孩子抚养费,则从道理和法律上都是说不通的。二、拒绝支付抚养费可起诉义务人1、生活中,如果应当支付抚养费的一方拒绝支付抚养费,或者干脆联系不到本人,那么这种情况是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逃避支付抚养费的一方的,未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有义务支付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抚养费。2、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因学习、环境等改变不得不增加抚养费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增加抚养费。三、成年后的抚养费追索生活中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子女在成年后才知道可以向未直接抚养的一方索要抚养费,那么这种情况一般是不可以再追索抚养费的。实际审判中,有些人认为抚养费的追索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也就是说,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被侵权之日起三年内要提起诉讼申请,一旦过了诉讼时效,那么就不可以再申请追索抚养费了。与生活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就是,未成年人最少应在21岁之前就申请索要抚养费,这里认为,自从未成年人成年之日起,就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因此适用三年的诉讼时效就是21岁。虽说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并不会因为父母离婚了而受到影响。但实践中,离婚之时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没有抚养权的一方也不用给孩子抚养费的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要知道,如果这是经过双方友好协商,并且就离婚后不给抚养费达成一致,且一方不给抚养费也不会对孩子不利。这其实也是允许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交通事故骗保怎么处理
      近几年来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事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几乎每一辆车都有保险,因此保险公司也必须对投保人做出补偿。于是出现了一些人为了获得大笔的保......


·终本后,公司没有实际经营,可以追加股东未被执行人
      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股东依法享有期限利益。债权人无权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请求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不能清偿的债务承担......


·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有什么区别
      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有什么区别聚众斗殴是指,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寻衅滋事,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


·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赔偿多少
      法律没有规定统一的赔偿标准。各地的具体规定并不同,具体的案情和条件不同,赔偿的数额差别很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


·如何以诉讼的方式追讨欠款
      如何以诉讼的方式追讨欠款一、如何以诉讼的方式追讨欠款要想通过的诉讼的方式成功追讨欠款,首先应该满足起诉的条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


·夫妻离婚,离婚房子判给谁?
      夫妻离婚,离婚房子判给谁?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询问最多的一个话题了。很多人都说谁出资,房产证写的名字就是谁的?其实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尤其像离婚......


·薪酬福利激励政策有什么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所追求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而对于企业员工来说,所做工作的薪资福利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大部分企业为了保障员工的权......


·股东会协议签字盖章具有法律效应吗?
      股东会协议签字盖章具有法律效应吗?股东会决议是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依职权对所议事项作出的决议。自然人股东可签字或盖私印(私印应该合法证明。)法人......


·合同欠款的诉讼时效有多长
      合同欠款的诉讼时效有多长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诉讼时效的种类有:普通诉讼时效,即向人民法院请求民事保护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


·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是什么?
      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违约金过高的标准。
      司法实践中对此掌握的标准一般是,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的,一般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但对此不应当机械适用,避免导致实质上的不......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史微微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9850716853
19850716853
点击这里给史微微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