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缓减刑后不能少于多少年?
死缓犯来不属于限制减刑的,最低17年能够出狱。这17年包括15年刑期和2年考验期。
1、按照《关于源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2〕2号)第九条规定: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为无期徒百刑后,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服度刑二年以后可以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为二十三年有期徒刑。
2、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经过一次或几次减问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五年,死刑缓期执行期间不包括在答内。不限制减刑的话,要看具体情况:
(1)死缓两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依照刑法78条、81条规定,至少要服百刑满13年,才可以减刑或者假释。这种情况下,度没有限制减刑的死缓,就至少要执行13年了。
(2)死缓两年期满,有重大立功表现,依法减为25年有期徒刑的,又没有限制减刑的,至少要服刑刑期的二分之一内,其实就是13年(如果按整数算),才可以减刑、假释。在这种情况下,就至少要执行13年了。无论是容死缓减为无期,还是死缓减为25年有期,均是至少要服刑13年。(当然,减为有期的可能会是12年零几个月。)
3、第九条 死刑缓期执行知罪犯减为无期徒刑后,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道以后可以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为二十三年有期徒刑。
4、 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经过一次或几版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权刑期不能少于十五年,死刑缓期执行期间不包括在内。
5、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知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专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属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第八十条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综上所述,死缓两年期满,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依法减为无期徒刑,依法减为25年有期徒刑的,没有限制减刑的,至少要服刑刑期的二分之一内,就是13年才可以减刑、假释, 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经过一次或几版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权刑期不能少于十五年。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公积金贷款的房子可以卖吗
公积金贷款的房子是可以卖的,但是出卖前首先要确定是否有房产证。二手市场交易都是以房产证为主的,只有有了房产证才可以进行上市交易。如果没有房产......
·没有商品房预售许可是否可以销售
没有商品房预售许可是否可以销售一、没有商品房预售许可是否可以销售建设部2004年7月20日发布施行的《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中规定:“未取得《......
·长沙房屋征地补偿标准2023年的依据是什么
在本地的国土资源部门审核了当地有关部门提交上来的为了市政工程而拟定的征地方案以后,征地批准后的监管责任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才是市政工程能够顺利开......
·劳动合同续签时间规定是怎样的?
当用人单位与个人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而双方需要续签的话,必须弄清楚劳动合同续签的一系列问题,从而签订一份合理、有效、不损害双方利益的劳动合同......
·交通事故工伤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中规定,要是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的话,那么是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的,此后就能根据规定,进行工伤索赔。不过我们要先搞清楚交通事故工伤......
·离婚案大概流程走完的多久?
1、如果离婚,孩子抚养问题,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重点考虑跟哪一方在一起更有利于孩......
·一
一,市民的回迁房算不算首套房回迁房不算首套房的,回迁安置房不属于典型的商品房,不算首套房。回迁房与商品房一样,都有房产证,有房产证的回迁房是......
·诈骗罪新刑法规定如何处罚
诈骗罪新刑法如何处罚l、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肇事逃逸怎么逃脱处罚?
肇事逃逸怎么逃脱处罚?肇事逃逸是逃脱不了行政或者是刑事处罚的。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
·职工自己可以申请工伤鉴定吗
职工自己可以申请工伤鉴定吗工伤职工或其所在的用人单位,均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由此可见,受伤职工自己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