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国男方离婚后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七条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2、男方离婚后不给抚养费的话,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如何起诉孩子的抚养费
1、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
2、交到孩子父亲居住地法院,缴纳立案费20元左右;
3、然后等待开庭审理;
4、开庭前准备好证据,离婚协议书或判决书;
5、抚养费依据:
(1)抚养费的标准一般按月工资收入的20~30%比例给付。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7条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3)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4)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8条规定: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
第9条规定: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根据以上规定,抚养费的支付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按月打入孩子抚养费的专用账户或在探视孩子时支付。实践中,很多当事人都要求对方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因为这样一来省去要钱的麻烦,二来可以折抵给付对方房款。但是,是否采用一次性的支付方式,法院要看对方的实际支付能力,以及对方当事人的态度。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同意一次性支付的,法院不会判令其一次性支付。
抚养费不单指生活费,《婚姻法》解释(一)第21条明确规定:“抚养费”包括三项,即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所以,在离婚时,除生活费外,要充分考虑教育费和医疗费,在抚养费的标准(20~30%比例)范围内争取较高的比例。
在我国男方离婚后不给抚养费的话,另外一方完全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时,一方抚养孩子,另外一方出抚养费,负担的期限和金额多少可以双方商量,如协商不妥可由人民法院判定。一旦法院判决后,双方就要依照其执行,一方出现违约行为的话,另外一方可以继续上诉。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关于不承担国家赔偿格式要求有哪些
对于司法部门来说案件的判罚错误就会承担一定的责任,那么,关于不承担国家赔偿格式要求有哪些,但是对于具体的赔付是由地方财政进行一定程度的赔付。......
·离婚女方要孩子男方给多少抚养费?
在当今这个社会,离婚的夫妻需要在协议离婚或者是诉讼离婚之前将财产的归属以及孩子的抚养问题达成一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通常情况下法院会考虑到......
·村委会提留征地补偿款不发怎么办?
村委会提留征地补偿款不发怎么办?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
·起诉离婚请了律师自己还需要出庭吗?
现在年轻人闪婚闪离的现象比较多,感情基础比较脆弱,夫妻感情破裂后甚至都不想在法庭上见面,不少夫妻在离婚时都请律师代理自己不愿意出庭,如此僵硬......
·广洲租售同权的法律规定是怎么样的?
广洲租售同权的法律规定是怎么样的?租售同权即租购同权,以广州为例来说,该政策为广州租房新政,是指凡是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人才绿卡持......
·公安机关训诫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公安机关训诫的法律规定是什么?公安机关训诫的法律规定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有关规定,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负民事责任的行为人,可以予以训诫。犯罪......
·重婚罪与婚外情怎么界定
重婚罪与婚外情怎么界定(1)重婚是要负刑事责任的,但是婚外情却不需要负相应的刑事责任。(2)婚外恋是违背传统道德观念,违背社会公德的。有婚外情......
·家庭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的区别是什么?
家庭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的区别是什么?一、家庭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的区别是什么?1、主体不一样:前者主体是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后者是全体家庭成员。......
·未满18网络诈骗一万会被判刑吗
未满18网络诈骗一万会被判刑吗现在,网络诈骗在我国发生的案件是比较多的,网络诈骗因为技术的原因很难找到犯罪分子,就算找到了也很难定罪,很多人因......
·保证期间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保证期间】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