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年在校大学生可否起诉要求抚养费?
根据《婚姻法》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故而成年在校大学生不能起诉要求抚养费。抚养费的支付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按月打入孩子抚养费的专用账户或在探视孩子时支付,实践中,很多当事人都要求对方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因为这样一来省去要钱的麻烦,二来可以折抵给付对方房款。但是,是否采用一次性的支付方式,法院要看对方的实际支付能力,以及对方当事人的态度。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同意一次性支付的,法院不会判令其一次性支付。
二、要求增加抚养费怎么起诉
在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要求增加。婚姻法第37条第2款规定:“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变更子女抚养关系应另行起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5条规定:“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的,应另行起诉。”
子女可以要求增加抚养费的情形。该意见第18条规定:“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给付能力的,应予支持。
(1)原定抚育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
(2)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
(3)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
抚养费案中当事人应提交哪些证据:
1、证明身份关系的证据,如身份证、户口本等;
2、是否存在血缘关系的证据,如户口本,派出所证明等;
3、是否存在合法收养关系的证据,如收养、送养协议、收养公证、收养登记等;
4、自己生活状况的证据;
5、被告收入的证据,如工资证明、收入证明等;
6、父母是否已经死亡或父母是否无力抚养的证据,如死亡证明、残疾证明及收入证明等;
7、收入是否显著减少及是否影响正常生活的证据,如工资证明、收入证明及现在生活状况的证明等。
父母虽然有抚养孩子的义务,但是若是孩子已经成年,那么父母可以不用再支付孩子的生活费,这是由于此时孩子已经有了独立通过劳动的方式获得收入的能力,此时即使向当地的人民法院起诉,孩子的请求父母继续支付抚养费的请求也不会被受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工伤七级伤误工费是多少?
工伤七级伤误工费是多少?《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
·行政拘留谁可以做出此项处罚?
行政拘留谁可以做出此项处罚?一、行政拘留谁可以做出此项处罚?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拘留是一种重要的也是常见的行政处罚的种类......
·检察院批捕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一、检察院批捕的最长时间是多少?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
·期限为3年的公司债券是长期还是短期
期限为3年的公司债券是长期还是短期长期,短期是指一年以内。债券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是一种借贷行为,“有借有还”,这就要确定经过多长时间偿还......
·房地产这样的大宗买卖,因金额较大,手续
房地产这样的大宗买卖,因金额较大,手续繁琐,比动产买卖交易时间要更长,由此也带来更大的风险。也正是因为这种担忧,使得动迁安置房的价格较为优惠......
·一、17周岁在交通事故的误工费需要赔偿吗?
一、17周岁在交通事故的误工费需要赔偿吗?需要赔偿,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的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不给加班费给倒休合法吗?
不给加班费给倒休合法吗?加班调休可以不给加班费,我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
·在我国未成年工是几岁,多大年龄是未成年工
其实在很多国家都是有未成年工的,但未成年工与童工是有很大不同。在我国,允许用人单位招用未成年工,同时也是严格禁止单位招用童工。虽然您都知道未......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管辖的规定是什么?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管辖的规定是什么?实务中,对于“不动产纠纷”范围的理解,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凡涉及不动产的纠纷,包括物权纠纷、合同纠纷以......
·我国公民办理离婚协议必须符合的条件是什么?
我国公民办理离婚协议必须符合的条件是什么一、双方当事人是在我国民政局合法登记的夫妻。没有登记结婚的男女,不能登记离婚。无论是事实婚姻还是......
·哪些人可以提出申诉辩护意见?
一、哪些人可以提出申诉辩护意见?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提出申诉,申诉人应是原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二、提出申诉应在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