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居住怎么办,如何应对
面临监视居住,应该怎么办,首先不要惊慌,被监视居住并不意味着触犯法律,那么监视居住怎么办呢,被监视居住后应该如何按照相关规定行事以免出现更多意外情况,以及最新刑法中关于监视居住的期限是多长,不妨让我们讲解下新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监视居住的相关规定:
一、监视居住的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检察院为了保证侦查、起诉工作的顺利进行,责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得离开指定区域,并对其活动进行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具体可以对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依新《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是否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法院或检察院决定。
二、监视居住后应当遵守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三、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采取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
监视居住只是一种保证案件顺利进行的措施,有罪无罪最终由法院审理后判定,当确定没有触犯法律时,应该要做的就是遵守相关规定配合相关执法人员,以便让案件顺利进行早日回归正常生活,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15万标的诉讼费一般怎么收
15万标的诉讼费一般怎么收一、15万标的诉讼费有好多《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三章交纳标准第十三条 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一)财产......
·公司注册资本多少有区别吗?
公司注册资本多少有区别吗?一般来说区别不大,公司注册需要满足最低注册资金要求即可,而改革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没有最低限额。目前,在我国要想......
·怎样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
怎样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一、怎样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主要从实体上特别规定了......
·改动了的借条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改动了的借条法律效力是怎样的一、改动了的借条法律效力是怎样的借条被改是否有效,关键要看是否构成实质性的影响。对方找人模仿您的笔迹,增加了利......
·赃物犯罪案件中赃物怎么认定?
如果说这世界最容易遭遇到的犯罪,估计就是偷窃了。在街上、在汽车上,经常出现手机被盗、钱包被盗的事情。那么对于这种赃物犯罪案件中的赃物应如何认......
·不动产抵押合同生效要件是什么?
不动产抵押合同生效要件是什么?一、不动产抵押合同生效要件不动产抵押合同是要式合同,双方在合同书上签字或盖章,即成立并生效。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
·医疗事故致死赔偿哪些项目
1、丧葬费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2、死亡赔偿金(1)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
·审判之前羁押刑期折抵怎么折抵
审判之前羁押刑期折抵怎么折抵根据《刑法》规定,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拘役的刑期、有期......
·民间借贷中高利贷要怎么认定
民间借贷中高利贷要怎么认定一、民间借贷中高利贷要怎么认定高利贷的利息都是高于国家法定贷款利率的4倍,因此高利贷的利息计算都是从高于银行同期......
·刑事自诉附带民事案件举证期限
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前款规定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