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对工作有影响吗?
如果当事人因为交通意外事故而被相应的处罚的话,那么就会有一定的影响,今天我们讲述一下,如果因为交通意外事故的话,会对找工作有影响吗?根据有关的说法,这种行为对工作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是情节并不是特别严重,具体的来看下面的文章。
一、交通肇事罪对工作有影响吗?
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三、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
下列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
2.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死亡三人以上;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三十万元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且无能力赔偿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下列行为之一,视为“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
2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死亡六人以上;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在六十万元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且无能力赔偿。
这里我们已经详细的了解到,国家对于交通肇事的相关处罚标准,更多也是要提醒读者,应该要遵守交通安全,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儿子,我法律不允许的事,以至于因为交通肇事而产生的其他影响,这种行为就不好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土地确权后,乡村新生儿还能分到地吗?
土地确权后,乡村新生儿还能分到地吗?一、土地确权对承揽期有影响吗?乡村有地的兄弟都知道一点,近来一次的承揽期是从1998年开端的,为期30年,2......
·机关事业单位加班工资规定是怎样的
机关事业单位加班工资规定是怎样的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民事诉讼律师费标准是多少
律师收费标准参考如下:1、无财产争议案件:普通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不涉及财产的,根据案件性质、复杂程度、工作所需耗费时间等因素,在6000—100......
·实施监视居住三大类犯罪是哪些?
实施监视居住三大类犯罪是哪些?实施监视居住三大类犯罪是哪些?《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
·欧洲土地使用权期限是多久?
欧洲土地使用权期限是多久?在实践中,我们知道我国商品房的使用年限是70年,其他用地根据不同的用途土地使用权期限也是不同的。近年来,有不少的人在海......
·在什么情况下可监外执行?
在什么情况下可监外执行《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
·仲裁的裁定与裁决的区别是什么?
仲裁的裁定与裁决的区别是什么?1、主要是作出的机构不同。裁决事仲裁机构做出的,如劳动仲裁委员会,商事仲裁委员会,即是我国各地级市的仲裁委。裁定......
·离婚后发现对方转移财产怎么办
离婚后发现对方转移财产怎么办《婚姻法》第47条规定: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
·暴动越狱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犯罪分子在被依法关押在监狱之后,依旧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产生越狱的犯罪念头,同时和其他人勾结一起策划越狱,这种行为就已经在犯罪的基础上再加......
·遗赠和抚养协议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遗赠和抚养协议的不同之处有哪些?1、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法律行为,而遗赠是单方法律行为。遗赠扶养协议采用合同形式,而遗赠的意思表示采用遗嘱形式。......
·房产合同诈骗立案条件是怎么规定的
房产合同诈骗立案条件是怎么规定的?(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