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追诉期最长是多久?
一、故意伤害追诉期最长是多久?
如果是故意伤害造成轻伤的,追诉期限为五年。如果是造成重伤的,追诉期限为十年。如果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追诉期限为二十年。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二、哪些情况下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1、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此种情况下,追诉时效的延长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已经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已受理案件。这是此种追诉时效延长的前提条件。
(2)行为人实施了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行为。
2、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此种情况下,追诉时效的延长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提出控告。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应当立案”是指根据刑法的规定和公认的刑法理论,被控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对其进行立案侦查或者受理案件。
三、连续犯罪的追诉时效怎么计算?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状态的,属于连续犯;犯罪行为有继续状态的,属于继续犯。就连续犯而言,是指最后的一个独立的犯罪行为完成之日;就继续犯而言,是指处于持续状态的一个犯罪行为的结束之日。对于惯犯的追诉期限的计算,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但从刑法规定的精神以及惯犯与连续犯的关系来看。对于惯犯的追诉期限,也应从最后一次犯罪之日起计算。
综上所述,故意伤害犯罪中往往导致被害人身体受伤乃至死亡,作为家属要报案,通过公安机关逮捕嫌疑人来追究其刑责。刑事案件有一个追诉期限,这个类似民事诉讼时效,对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最长是二十年。这里要注意,只要是立案的刑事案件就不受时效限制。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一、父亲再婚前的财产怎么分配?
一、父亲再婚前的财产怎么分配?父亲再婚前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会被分配,再婚财产分配,在原理上跟离婚财产分配大体上是一样的。因此,对于再婚财产......
·什么情况下实施数罪并罚
在什么情况下实施数罪并罚根据刑法典第69条、第70条、第71条的规定,不同法律条件下适用数罪并罚原则的具体规则分为以下三种: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
·不通过中介该怎样购买二手房
不通过中介该怎样购买二手房1、买卖双方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买方了解房屋整体现状及产权状况,要求卖方提供合法的证件,包括房屋所有权证书、身份证件......
·婚后买房子离婚时是谁的财产
婚后买房子离婚时是谁的财产1、在夫妻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子,夫妻双方没有明确约定的话,房产证上只写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2、......
·重庆市房屋拆迁人头费补偿标准是什么
重庆市房屋拆迁人头费补偿标准是什么重庆市房屋拆迁人头费补偿标准是什么《重庆市征地补偿安置办法》第三章人员安置?第十三条被征地单位的......
·婚前按揭房婚后加名加不了吗
婚前按揭房婚后加名加不了吗一、婚前按揭房婚后加名加不了吗?婚前按揭房婚后一般是可以加名字的,婚后房产证加上名流程:1、带好三证:结婚证、......
·涉外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代理人吗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理一些民事诉讼案件中可能会有涉及到外国的事物或者外国的人等,我国对涉外民事诉讼也有相当明确的规定,那么对于“涉外民事诉讼......
·债权的诉讼时效一般是多久
债权的诉讼时效一般是多久债权是相对于债务来说的,法律对债权人债权的保护有一定的诉讼时效限制,因此,债权人应及时行使权利,以保证债权能够得以实......
·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应该是什么?
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应该是什么?一、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应该是什么?征地: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
·公证遗嘱法律最高效的依据有哪些内容?
公证遗嘱法律最高效的依据有哪些内容?公证遗嘱法律最高效的依据根据《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实施)“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办理公证......
·判决准予离婚的情形包括了哪些
判决准予离婚的情形包括了哪些1、人民法院判决是否离婚,是从维护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原则考虑,所以对于判决离婚的案件,比较谨慎。2、现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