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能担任取保候审保证人吗
一、亲属能担任取保候审保证人吗
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可以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提供保证金。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保证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
1、保证人必须与本案无牵连,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涉嫌的犯罪没有任何利害关系。保证人不能是本案的同案犯,也不能是本案的证人。否则,因为如果其本人也是司法机关调查的对象,就难以保证他认真履行保证义务。
2、保证人应当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具体来讲,保证人必须达到一定年龄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对被保证人有一定的影响力,其身体状况使其有能力对被保证人的行为进行监督等等。是否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绝不能仅凭保证人本人的说法确定他是否有履行保证义务的能力。
3、保证人应当享有政治权利,其人身自由没有受到限制。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就不能充当取保候审的保证人。
4、保证人应当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在被保证人居所地有自己常住的居所,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只要保证人与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犯罪没有关系,并且满足以上的条件,就可以作为保证人,因此,亲人也是可以作为保证人的。
二、哪些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为了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除他本人有权提出申请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有权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变更羁押的强制措施,改为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在刑事诉讼的任何一个阶段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哪个机关决定拘留或者批准、决定逮捕,就应当向哪个机关提出。
在向司法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时,应当提供情况,说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和理由。这样,便于司法机关在考虑或者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时,根据其各方面的情况综合评判,作出决定。当然,法律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并不意味着申请一经提出,司法机关就必须同意其取保候审。是否同意取保候审应当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作出决定。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司法机关应当在一定期限内予以答复。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申请取保候审,决定原羁押强制措施的机关应当在7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同意取保候审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司法机关应当严格遵守这一规定。
亲属能担任取保候审保证人吗?答案是肯定的。《刑事诉讼法》中仅仅规定了取保候审保证人需要满足的条件,但并没有限定不能是亲属,换言之寝室也是能够担任取保候审保证人的,只要满足规定的条件就行。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职务侵占罪多少钱为犯罪
职位侵占六万元以上为犯罪。现行最新司法解释关于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为六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百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
·一、交通事故误工时间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一、交通事故误工时间司法解释是怎样的?交通事故误工时间司法解释:交通事故误工费赔偿标准是有系统的规定的,交通事故中误工费的计算在很多地方是有所......
·未婚先孕在古代可能是了不得的大事
未婚先孕在古代可能是了不得的大事,但是在现在确是屡见不鲜。甚至许多年轻人思想比较开放,在没结婚之前就已经带上孩子了。如果这时候男女双方产生矛......
·存疑不起诉公安重新移送审查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存疑不起诉公安重新移送审查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一、存疑不起诉公安重新移送审查需要满足哪些条件?(1)犯罪事实清楚;(2)证据确实、充分;(3)犯罪的......
·空白协议签字没按手印有效吗?
空白协议签字没按手印有效吗?一、空白协议签字没按手印有效吗?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
·快递员出交通事故公司有责任吗?
快递员出交通事故公司有责任吗对于快递员出交通事故,公司应该承担的责任应当划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快递员在工作途中出交通事故进而导致快递员自身......
·民众如何辨别非法集资有关行为?
为什么现阶段社会的非法集资现象这么猖獗,这和我们民众对于有关的法律知识了解的比较薄弱有关系,那么也就有必要来一起辨别一下非法集资的行为,根据......
·怎么对离婚共同债务清偿
怎么对离婚共同债务清偿《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清偿。所谓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是指在婚姻关系......
·法律关于劳动关系确认规定是怎样的
法律关于劳动关系确认规定是怎样的劳动关系确认规定有哪些:《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