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止吗?
服刑不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止,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
1. 须存在中止的法定事由。包括:不可抗力、其他障碍。其他障碍具体包括:
(1)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
(2)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3)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
(4)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主张权利的客观情形。
2. 中止的法定事由须存在或发生于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
二、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有多久?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三、刑事案件追诉期限的特殊情况有哪些?
我国刑法分则条文中对法定刑的规定包括几种不同的情况:
在一种犯罪有几个量刑幅度的情况下,应当按照犯罪的实际情况确定追诉时效期限的长短,即犯罪符合哪一个量刑幅度,就应当以那个量刑幅度的法定最高刑确定追诉时效的期限。
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情况。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时效中断。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在一般情况下,追诉时效的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但是,如果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如果想了解每个罪行的追诉期,还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条文去确认刑事最高刑。
若是在债务关系已经建立之后,债务人履行义务之前,若是检察院已经判处债务人承担刑事责任,此时虽然其尚处于服役期间,但是并不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止,但若是需要履行义务的主体,在合同关系快要结束的最后六个月依旧处于服役状态,此时是会导致时效中止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有哪些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有哪些2017医疗事故鉴定程序一、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的。如果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医疗纠纷的,并且协商一致,通过医疗......
·起诉对方重婚罪对方不出庭怎么办?
一、起诉对方重婚罪对方不出庭怎么办?可缺席判决,涉嫌构成重婚罪的,由公安机关实施抓捕。若犯重婚罪者,在接到传票后拒不现身。法院可以运用自身强制......
·刑法修正案九第44条有哪些相关规定
我们每位公民都应该知法懂法,依法办事,严格律己,那么首先就需要我们对相关法律规定有一定认识,刑法修正案九的通过,引起了很大关注,其中修改了很......
·专利发明的实用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授与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实用性是指:一、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
·债权人与债务人应付账款该如何处理
债权人与债务人应付账款该如何处理企业在经营中,难免会有应收账款,也难免有应付账款,对于建筑类企业,更是有大量的应收应付账款,管理好应收应付......
·一、驾驶司机醉驾必须吊销驾驶证吗?
一、驾驶司机醉驾必须吊销驾驶证吗?驾驶司机醉驾是必须要吊销驾驶证的。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工伤赔偿金是夫妻共有财产吗?
工伤赔偿金是夫妻共有财产吗不属于。一方因工伤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亦即个人财产。这是因为一方工伤的补......
·盗窃销赃地公安是否有管辖权
一、盗窃销赃地公安是否有管辖权?盗窃销赃地的公安机关也具有管辖权,关于刑事案件立案管辖权的规定是:1、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犯罪地包......
·一、老婆出轨离婚财产怎么分配?
一、老婆出轨离婚财产怎么分配?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网贷被起诉是啥后果?
网贷被起诉是啥后果?一、网贷被起诉的后果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应当与银行或者贷款机构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者分期归还。贷的钱不还会有什么后果......
·劳动合同不约定试用期可以吗?
劳动合同不约定试用期可以吗?是可以的。试用期不是劳动合同中的法定条款,可以约定,当然也可以不约定。而且,如果约定试用期,则只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