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共同财产包括:
一、工资、奖金
应当指出,这里面的工资包括指工资总额。根据国家财产局一九九O年第一号令《关于工资总额的组成规定》,工资总额包括: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3、奖金;
4、津贴和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生收益。只是有标价但是没有实际投入市场产生收益就不能算是夫妻共同财产。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
这里不包括明确只属夫妻一方的赠与或遗赠。也就是说,如:男方父亲临终前留下遗嘱,特别指明其过世后所留财产只给男方一人所有,则该部分财产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女方不能享受权益。因此,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可以根据这条法律规定“留一手”。赠与也是一样,如果赠与人明确指明只是夫妻一方享受赠与财物,另一方就无权在离婚时要求分割。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这一条款是“兜底条款”,列举式的法律条文自然不能包括万象,总归怕有遗漏之处,因此,留出个布袋口供法院在实际处理案件时自由裁量。但正因为该条有不明确具体之处,因此,实践中难以把握。为此,解释(二)明确了“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1、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为共同财产。也就是说,婚前财产,如果用于了投资,取得的收益是共同财产。
2、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的住房补贴、公积金好理解,就是发到手上了或打到户头上了。但“应当取得”怎样理解呢?以什么为标准进行衡量呢?这要根据案件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也可以找律师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咨询。
3、夫妻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当然也存在什么是“应当取得”的问题。
我国《婚姻法》中,已经就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和夫妻一方的范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通过列举的方式,小编在上文中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夫妻共同财产中包括了大致财产范围。通常,在夫妻领取到结婚证之后,原则上任一方取得的财产就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当事人对婚后取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作为房子第一继承人父母能分多少
作为房子第一继承人父母能分多少一、作为房子第一继承人父母能分多少?遗产房的分割比例并没有明确规定,要根据第一继承人的实际情况分析。《中华......
·起诉探视权书面申请具体指的是什么?
起诉探视权书面申请具体指的是什么诉状与正常诉讼一致不是起诉法院是到人们法院起诉 子女探望权行使是指离婚后,间接扶养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对探......
·一般的网贷逾期利息多少
一般的网贷逾期利息多少钱相信有的朋友在网络上已经借过钱,这就是您常说的网络贷款,网络贷款比较便捷,放款的速度也比较快,这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追讨欠款的诉讼要哪些证据
追讨欠款的诉讼要哪些证据生活中,遇到欠款方面的纠纷,多数人都会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而此时要想法院能够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那么就要提供相应的证......
·劳动争议解决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劳动争议解决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条例》等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方式和程序解决其争......
·外孙继承外婆房产要交税吗?
外孙继承外婆房产要交税吗?外孙继承外婆房产要交税,主要的缴纳情况如下:1、契税。根据相关规定,法定继承人继承房地产,免交纳契税;对非法定继承人根......
·没有证据如何举报他人抢劫
没有明确的证据是无法查的,仅仅靠猜测的话,公安机关一般不予受理,但是如果抢劫的事实存在的话,及时报警,警方是可以立案调查的。没有事实根据和证......
·婚前彩礼钱算共同财产吗?
婚前彩礼钱算共同财产吗?一、婚前彩礼钱算共同财产吗?按照《民法典》中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定义,在时效性方面,婚前的财物收入不算夫妻共同财产。由......
·被判处执行假释会不会加时间?
一、被判处执行假释会不会加时间?被判处执行假释可能会加时间,犯罪分子的假释考验期限因原判刑罚及执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据《刑法》第83条的规定......
·购房合同的惩罚性赔偿的条件是什么
购房合同的惩罚性赔偿的条件是什么?第一,所购房屋必须属于该《解释》调整范围内的商品房。《解释》第一条做了明确规定。第二、只有属于恶意违约和欺诈......
·挂靠别的公司要写什么协议
要写挂靠协议书。具体应当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同时写明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秉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