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务员选调生可以随时辞职吗?
1、选调生是可以辞职的。在服务期内辞职的选调生,要跟当初选调你的那一级组织部门说明辞职情况的,找个正当的理由。
2、公务员法中规定说,作为一般公务员至少要服务5年才可以辞职,选调生也是具有公务员性质的,也需要服务5年,如果现在要辞职的话,就要看你们当地的组织部门同不同意你辞职。
选调生在机关内的服务年限是5年,意思是你不能在这5年内调走,但你可以随意辞职,辞职之后(确认辞职,编委减编等手续办完),你可以随意考取其他公务员岗位或者事业单位就没有任何影响了。
3、选调生辞职和一般的劳动者辞职相似,需要走辞职程序,然后就可以正常的辞职了。
你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你的用人单位,一般是要写一份辞职申请书,让你所在部门的领导盖章,到组织部去说,然后递交申请。一般组织部可能会不让你辞职或者会劝说你别走,但你如果坚持走也可以,你的档案不能马上提走。你辞职的话,若有新的单位接收档案,就到新单位开调档函,拿到调档函后,回组织部调自己的档案。如果没有新单位或者新单位不接受档案,可把档案托管到人才中心,到人才中心办理托管手续,然后人才中心开调档函,再拿调档函去组织部调取自己的档案。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司法解释
选调生,是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的简称。
根据中组部有关政策规定,主要是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优秀应届毕业生,要求是党员、学生干部、应届毕业生,三者条件缺一不可。根据中央有关政策,2011年以来,参加基层服务项目、符合选调生条件的往届高校毕业生(像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等)也可以报考。
公务员选调生如果需要辞职的,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相关程序来进行处理,公务员管理办法中对选调生的认定和处理有明确的规定,具体情况下应当根据实际的辞职请求来决定,如果对相关情况不了解的,可以直接咨询当地的人事管理部门。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隐名股东缴税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隐名股东缴税的相关规定是什么?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一般来说企业的税后利润应当分配给股东。而股东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也应该征收个人所得税。......
·遇到非法集资受害人如何处理
有些人总想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所以很容易就被非法集资所蒙骗。相信您顺便都听说过非法集资这样的事情,或许很多人也已经遭受过非法集资了,我们一定......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流程是怎么样的?
一、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流程是怎么样的?(一)、受理案件立案必须有一定的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材料为依据,即必须有一定的材料来源。1、受理......
·差点撞到人算逃逸吗
需要结合具体的案情来看,如果没撞到人但撞到其他车辆或者公共设施,也有可能算逃逸。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
·什么是内幕交易行为?
什么是内幕交易行为?内幕交易行为的法律规定?说到内幕交易,很多人虽然知道大概是指什么,但要是说真正的定义,相信就不是很了解了。一般我们说内幕......
·三车事故的交强险如何赔偿?
三车事故的交强险如何赔偿?众所周知,购买新车之后都需要缴纳交强险,交强险是国家强制车主购买的一种险种。如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
·双方离婚有没有探视权子女的权利
在现实生活中,夫妻离婚后,双方关注的问题除了财产分割以外,还有就是孩子的成长问题。我国现行《婚姻法》中离婚后夫妻双方对于的抚养权问题有着明确......
·没有房产证的房子可以买卖吗
没有房产证的房子可以买卖吗一、没有房产证的房子可以买卖吗?没有房产证证就等于没有产权,买房风险都是从这一点出来的;在期房买卖中,更大的问题......
·37天证据不足取保候审还会判刑吗
视情况而定。先看是行政拘留还是刑事拘留;如果是行政拘留,最长15天就出来了,不需要判刑。如果是刑事拘留,拘留期最长37天,证据不足,会释放犯罪嫌......
·非法集资钱追不回来怎么办?
利益的驱使让各种变相的非法集资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也让民众不明所以被眼前的高额利润所蒙骗,身陷其中的百姓醒悟时,既觉得丢人,又担心非法集资......
·16岁以下承担刑事责任吗?
16岁以下承担刑事责任吗?刑事责任是实施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又是被判处刑罚的前提,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成为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我国《刑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