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摇撞骗罪和盗窃罪的区别是什么?
(1)侵犯的客体不同,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因此规定在现行刑法典分则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
(2)行为手段不同。招摇撞骗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而盗窃罪的手段并无此限制,可以利用任何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进行,由此骗取被害人信任,“自愿”交出财物。
(3)行为人犯罪的目的不同,盗窃罪中行为人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招摇撞骗罪行为人的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内容较诈骗罪目的的内容广泛得多。
(4)构成犯罪有无数额限制不同。
二、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两者的区别在于:
(1)前罪是以“骗”为特征的,被害人在受骗后往往是“自愿”交出财物或出让其他合法权益;而后罪,虽然也有“诈”的成份,但却是以“恫吓”被害人为特征,即对财物的持有者施以恫吓,造成其精神上的恐惧,出于无奈,被迫交出财物而出让其他合法权益。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
(2)前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的活动,其直接侵犯的不仅可能是财产权,也可能是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其他合法权益;而后罪侵犯的客体只能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三、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不成立本罪,而成立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一般是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冒充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人员;二是此种国家机关人员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职务低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职务高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是指以假冒的身份进行炫耀、欺骗,关键在于“骗”,如骗取金钱、爱情、职位、荣誉等,从而获得非法利益。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其目的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国民对国家机关的信赖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如果招摇撞骗的金额过于的巨大会处以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至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那么在对招摇撞骗罪进行量刑时不仅会根据造成的非法利益,同时还是会根据招摇撞骗的次数、造成的后果以及冒充的对象来量刑的,这样也是为了更好的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夫妻财产公证后有法律效力吗
夫妻财产公证后有法律效力吗 夫妻如果想办理财产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的公证机构提出。如果涉及到不动产的,应当在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
·五险一金缴纳比例下调有哪些影响?
很多人都觉得五险一金缴纳比例过高,已经成为生活的负担,希望国家能够将其适当调整。近日,国务院决定将五险一金缴纳比例下调。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刻......
·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有些商家其实并不懂得维护客户的根本是懂得尊重消费者,有些做法实际上给公司带来的后果就是信任度会越来越低,经过人们口口相传以后,在同一类型的公......
·《民法典》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民法典》的适用范围有哪些《民法典》的适用范围有哪些(一)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就是指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范围,即是指民法生......
·不能通过年检
不能通过年检,这个有法规进行规定的,这个规定出自《机动车登记规定》具体内容如下:第四十条机动车所有人可以在机动车检验有效期满前三个月内向登记......
·一、20年了还能告重婚罪吗?
一、20年了还能告重婚罪吗?20年了不能告重婚罪,因为我们国家对于刑事类型的案件,它有一个追诉时效的方面时间规定。如果重婚罪构成,只要没过刑法上......
·现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有孩子离了婚的家庭
现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有孩子离了婚的家庭,那么孩子的归属一直有争议,所以人们也就关注一个问题申请变更监护人的判决书在国家法律中有何规定。我国民......
·民法总则与公司法冲突怎么办
民法总则与公司法冲突怎么办?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民法总则》将被废止。《民法典》总则与《公司法》冲突怎么办?冲突......
·上海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上海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流程是怎样的?谁也不想发生交通事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交通事故却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主要是我们车辆的不断增多和驾驶......
·人在行政拘留逃跑会判刑吗?
当有人违反行政法律规定的时候,有关行政部门会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在短时间内限制其人身自由。那么,国家对于行政拘留是如何定义的?有何法律依据?若是......
·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问题
一对用工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劳动者在订立聘用合同之前应对用人单位的资格进行较为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包括了解其是否具有合法的营业执照,是否有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