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法跟踪能判刑吗?
一、对于非法跟踪能判刑吗?
根据案件的性质来定,一般是不会被判刑的。
跟踪别人涉及到侵犯对方隐私权,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但是否收到法律惩罚,则由跟踪行为侵害的性质影响和对方收集的证据以及是否主张个人权利而论。如果对方向公安部门反映,可能当地民警会询问当事人,到如果没有确凿证据,你可能不会受到处罚,顶多只是口头警告,如果对方上述,说你跟踪或者骚扰,但是证据如果不足,法院也不会受理。
但不论如何,如果有跟踪行为,建议立即停止,因为此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如果是被人跟踪,侵犯了你的隐私权 ,你可以通过合法渠道要求其停止对当事人的侵权,在正面的交谈中不能协商解决,你可以根据侵害性质造成的影响收集相关证据并以相应罪名上述法院,要求其消除影响,澄清事实,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条??本编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侵害公民的隐私权的行为包括下列:
1、没有通过公民本人的同意,将公民的姓甚名谁,照片视频,住在哪里,身份证信息和联系方式给他人或者公开;
2、有没有法律允许和公民本人的许可进入其住的地方进行搜查或其他的形式破坏了公民原有的生活秩序,给公民正常生活带来影响;
3、没有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就跟踪其他人,安装窃听器或者摄像头等,监视别人的生活;
4、没有法律的允许就打听别人的财产状况或者知道了别人财产状况在当事人没授权的情况下将其公开;
5、在当事人没有同意的前提下就看别人信件笔记等,或者将其公开;
6、打听调查当事人的社会关系,家庭情况或者将其公开;
7、偷窥监听其他人的夫妻生活或者将其公开;
8、在知道他人有婚外的恋情关系,没有经过当事人同意就向外公开的;
9、掌握了解公民的一些私人材料并将这些材料向外公开;
10、公开公民的秘密或者不愿向社会公开的一些信息。
综合上面所说的,非法跟踪就是利用不合法的方式去探取他人的隐私,但对于非法跟踪一般只要案件情节不大的话,是不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而且对于非法跟踪了会根据不同的案件来认定案件的性质,最主要的就是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处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租赁合同条款具体包括哪些
无论是怎样的合同,其实都会由一条一条的条款内容支撑起来的,若无条款那么也就不能称之为合同了。当然了,现实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合同,其中包含的条款......
·女方再婚男方能拿回抚养权吗
能。可以双方协商变更,协议不成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孩子的抚养权进行变更。抚养权的变更,离婚后子女抚养权的变更,一是双方协商解决变更,另外一种是双......
·企业债权的诉讼时效是多少
企业债权的诉讼时效是多少一、企业债权的诉讼时效是多少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持续经过法定期间届满,丧失其依诉讼程序请求法院......
·哪些离婚证据法院要采纳
诉讼中,双方当事人会提交很多证据,但不是所有证据都会被法院采纳,离婚诉讼也是如此,那哪些离婚证据法院要采纳?也就是说法院会采纳哪些离婚证据?......
·法律规定建设局行政处罚多少钱?
法律规定建设局行政处罚多少钱?施工单位在施工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者承建合同的问题,此类问题很可能会对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
·南昌政府信息公开期限是多久?
南昌政府信息公开期限是多久?一、南昌政府信息公开期限是多久?对主动公开的信息,主要采取网上公开、在主要办公场所公开以及依法指定的其他场所公......
·分公司签署合同有什么区别
区别不大,分公司可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分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只要加盖分公司的印章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每个合同都要到总公司加盖总公司的印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我国是一个很注重国家安全的国家,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会发现国家对各种安全检查很严格,如果故意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被抓捕的话是需要受到法律制裁......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基本原则都有哪些要求
我国的政府在对社会进行管理的情况下,对自身的管理也较为严格。对自身的办事原则和办事方法进行相应的公开处理,保证这类公开的信息公正、公平、便民......
·新企业融资的保障有哪些
新企业融资的保障有哪些?如今几乎每天都能从新闻中看到各地金融系统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新举措。这个说明出对这个问题已经受到各方面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