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抚养费该怎么支付
1、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2、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月或定期给付,也可按收益季度或年度给付。
3、如果协商一致,一方全部负担是可以的,当然,如果有证据显示承担全部抚养费的一方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则不可以。
4、即使达成上述协议后,如果过一段时间后,双方经济情况确有变化,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确有增加或者给付的必要,一方仍可诉至法院,要求另一方承担抚养费。
5、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应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
6、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
7、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刑之一的,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养费:
(1)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读的;
(3)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8、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二、离婚后支付子女抚养费的支付方式有哪些
1、一次性给付
对于这种给付的方式,虽然有人认为应谨慎使用,但目前因人们经济收入有显著的增加,工作调动甚为频繁,也考虑到法院的执行效率;在法院判决离婚涉及子女抚养费的,往往大多都采用这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被大部份当事人所接受。
2、定期给付和以物折抵
定期给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给付,以物折抵往往适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
一次性给付或以物折抵一般是以十八周岁为底线,即具体数目是按月或年的抚养费的数额乘以将子女抚养至十八周岁为止,计算总数一次性给付完毕。子女抚养费发生法律效力之后,由于生活具有变动性,在父母的经济状况抚养能力及社会实际生活水平发生变化时,可以提起要求增加、减少或免除抚养费;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事由包括:
(1)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维持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2)因子女患病、上学等,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
通过相关法律的规定,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离婚后支付子女抚养费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就包括了一次性支付、定期支付以及以物折抵。实际通过哪种方式来支付抚养费,当事人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况作出选择。而要是在这方面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建议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有效期是多久?
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有效期是多久?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永久有效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于未造成人员伤亡,事实清楚的道路交通事故,交通警察......
·夫妻离婚三个月自动离婚吗?
夫妻离婚三个月自动离婚吗?一、夫妻离婚三个月自动离婚吗?中国的法律没有自动离婚的规定,离婚只有两种方式:一是协议离婚,一是诉讼离婚。《......
·高中生在斗殴学校如何处理?
高中生在斗殴学校如何处理?除了课本上的知识以外,其实孩子的人生价值观和最基本的思想道德品质都是在学校开始逐渐培养的,因为现在的孩子其实从上......
·一,婚后父母出资买房给子女离婚房产怎么分
一,婚后父母出资买房给子女离婚房产怎么分婚后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房屋,用于夫妻双方婚后居住。夫妻双方离婚时,由一方父母婚后出资购买的房屋是夫......
·言词证据可以作为定案依据吗?
言词证据可以作为定案依据吗?在法院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会对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证据做出甄别,采纳。这类证据类型属于言词证据。那么言词证据可......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判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判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一、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判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判刑标准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公司转让后的债权债务如何处理
公司转让后的债权债务如何处理当公司转让后,最难以解决的便是公司转让之后的债权债务了。债权债务转让问题非常复杂繁琐。有些时候公司转让之后的债务......
·行政执法立案程序和条件有哪些?
行政执法立案程序和条件有哪些?一、立案的条件结合《行政处罚法》和《建设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的相关条文来看,立案的条件,一是发现违法行为;二......
·单位能限制员工解除合同吗
在实践中,有些用人单位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出发,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限制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条款。那么,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单位能限制员工解除合同的......
·上班族租房要注意哪些问题
实践中,针对不同的人群,在实际租房的时候具体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同。而这些问题都是与当事人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这也是需要当事人重点注意的。那现实......
·被扶养人生活费并入残疾赔偿金可以吗?
被扶养人生活费并入残疾赔偿金可以吗?一、被扶养人生活费并入残疾赔偿金可以吗?肯定是可以的;《最高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中把死亡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