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私自借高利贷犯法吗?
一、私人私自借高利贷犯法吗?
不管是放高利贷的人还是借高利贷的人,都不犯法的,如果用暴力手段追要高利贷那就违法了。
但是如果对方起诉到法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只要要求同期银行利率的四倍,超过的部分利息是得不到支持的。
但是这种放高利贷,以后再缺钱也不能向他们借,如果对方是黑社会性质的,那就不好办了。
二、借高利贷者应承担什么责任
在一般的借贷关系中,借款合同明确约定还款期限时,借款人未按约定偿还借款的有两种情况。
1、迟延还款
即借款人在约定的期限届满时未还款。借款人过期未还借款,势必影响到贷款人的资金周转,损害贷款人的利益,因此,借款人迟延还款的,应负违约责任。另外,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借款的,贷款人依法享有要求保证人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或对担保物优先受偿的权利。
2、提前还款
即借款人在约定的偿还借款期限届满前偿还借款。当事人对提前还款有约定的,按约定履行,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约定提前还款条款的,如提前还款不损害当事人利益,可不经贷款人同意而提前还款,利息按实际借款期间计算;如提前还款损害贷款人利益的,贷款人有权拒绝借款人提前还款要求。
而高利贷作为不受法律保护的一种借贷行为,借款人承担的是偿还本金以及合理的利息也就是同期银行四倍范围内的利息的责任。
三、为什么高利贷是违法的?
放高利贷是违法的。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其次,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高利贷是不但不受国家法律保护,还要严厉打击,可知是违法的。
最后,刑法中没有关于高利贷的罪名,只是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但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有触犯刑法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借还是放高利贷,都不是违法、犯法行为,这也就回答了私人私自借高利贷犯法吗这个问题,但是若高利贷的利息超过的银行同期利率的四倍,就属于违法行为了,这也就是说,违法与不违法是根据利率来确定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交通事故该怎样处理,交通事故要如何赔偿
驾车行驶在道路上,就犹如行走在钢丝上,指不定在哪发生遭遇意外,发生事故。遇到交通事故,首先应沉着,其次才考虑如何处理,那交通事故该怎样处理?交......
·核桃树征地补偿新标准是什么?
现在很多城市都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像铁路项目开工之前,政府要确定走向线路,如果涉及到沿线居民,政府会征用到居民土地。有些村民在土地......
·女孩结婚法定年龄是怎么规定的
女孩结婚法定年龄是怎么规定的一、女孩结婚法定年龄是怎么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零四十七条【法定结婚年龄......
·以复婚为由骗取钱属于诈骗吗
属于诈骗。当事人可以去派出所报案,也可以去法院起诉。既然是骗婚,那么这个前妻的身份与一般人也没什么不同,毕竟不是法律上的妻子,所以可以告其诈......
·上班路上被车撞伤算不算工伤
上班路上被车撞伤算不算工伤一、上班路上被车撞伤算不算工伤主要责任在对方的话属于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
·绑架罪和杀人罪怎么判的
一、绑架罪和杀人罪怎么判的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结合犯是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结合而成一种新罪的犯罪形态......
·女方在国外如何办理离婚?
女方在国外如何办理离婚?夫妻双方一方为华侨,另一方是国内民众,彼此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处置达成协议的,须一起到国内(大陆)一方户口所在地......
·怎么写商标许可使用合同?
怎么写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对于企业来说,一个好的商标就是无形资产,对提高企业形象,增强竞争力都有好处。通过加盟连锁发展业务的企业,可以将商标许......
·欠钱2800不还拉黑怎么办?
欠钱2800不还拉黑怎么办?欠钱2800不还拉黑此时可以书写诉状起诉,此时是可以收集行管证据的,若是钱是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借出去的,那么转账记录是可以......
·led灯具购销合同范本是什么
led灯具购销合同范本是什么一、LED灯具购销合同LED灯具购销合同合同编号:签订地点:甲方:乙方:本着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根据《......
·工伤最多几天去做工伤认定
工伤最多几天去做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