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诈骗行为与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民事欺诈行为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故意以不真实情况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于错误认识,从而达到引起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法行为。两者都可表现为在经济活动中采用欺骗方法取得对特定财物的不法占有状态,主要区别在于:
一是民事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欺骗方法,旨在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交易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而诈骗罪实施欺骗的目的是让对方陷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从而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是民事欺诈行为人在签订合同之后,总会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履行合同;诈骗行为人根本无履行诚意或履行能力,即使有一点履行合同的行为,也是象征性的“虚晃一枪”。
三是民事欺诈行为人为了减轻责任可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辩解,但不会逃避承担责任;而诈骗行为人则是要使自己逃避承担责任,最终使对方遭受损失。
其中,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二者相区分的关键所在。除非常典型的情况下,非法占有的目的通常都是根据一定的客观事实来推定的。尽管“非法占有目的”属于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但它必然通过一系列外化的客观行为表现出来,我们可以根据其客观行为表现以及行为效果推定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
一般来讲,借助合同实施诈骗犯罪的行为,在诉讼证明和司法认定非法占有目的过程中,须综合考虑、审查分析以下几个要素:
1.要看合同主体身份是否真实;
2.要审查行为人有无履约能力;
3.要审查行为人有无采取诈骗的行为手段;
4.要审查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
5.要审查行为人未履行合同的原因;
6.要审查行为人的履行态度是否积极;
7.要审查行为人对财物的主要处置形式;
8.要审查行为人的事后态度是否积极。
综上所述,区分诈骗行为与诈骗罪,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是区分二者的关键所在,之后再从意思表示、履约能力和实际行动等等各方面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得出究竟属于哪一类的结论。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房贷人中途死亡房贷怎么办
房贷人中途死亡房贷怎么办1、继承人继承房产贷款人去世后,其房产由法定继承人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九条规定:“继承遗产......
·刑事案件二审后还能抗诉吗?
刑事案件二审后还能抗诉吗?可以抗诉。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
·认定劳动合同无效可以要双倍工资吗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劳动合同,若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主张双倍工资。但如果同用人单位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此时认定......
·组织出游出车祸责任怎么划分?
组织出游出车祸责任怎么划分?(一)发生交通事故后,根据当时情况可以分三条路:1、如果损失不大或只有轻微财产损失,双方协商解决。2、如果双方事故较大......
·土地征收法律审查
土地征收纠纷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查: 1、土地征收的工作程序是否合法。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之......
·如何认定放弃抗辩权协议的效力?
在民法体系中,抗辩权是重要的权利,与请求权是对立统一的。针对合同一方违约的,另一方可以主张抗辩权,中止合同。有时候,合同双方会另外签订一份协......
·主体不同:(一)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
主体不同:(一)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劳动合同的一方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另一方必须是法人等用人单位;(二)劳务合同的主......
·合同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哪些?
合同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哪些?一、合同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哪些(一)签订合同前的准备:1、公司经办人必须要求对方当事人提供营业执照、资质证明复......
·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有哪些
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有哪些一、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有哪些《商标法》第三条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
·交强险的免责不包括哪些?
交强险的免责不包括,一般情况交强险不分事故责任,但是如果受害人明知自己行为会发生人身和财产损失而故意发生的行为,保险公司不能承担赔偿责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