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现场冲关逃逸的后果是什么?
醉驾撞车逃逸,涉嫌交通肇事罪。处罚规定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四十五条 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单独的交通肇事罪最高为15年,即使造成的后果再严重也不可能判处死刑。除非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转化成故意杀人的或者故意伤害的,才有可能判处死刑。
二、醉酒驾车的危害
(一)触觉能力降低,精神亢奋饮酒后驾车,由于酒精的刺激和麻醉作用,人的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转向系统,并且容易兴奋,过分地自信。(二)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对光、声剌激反应时间延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如眼、手、脚之间的配合功能发生障碍,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三)视觉模糊饮酒后可使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辩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发现和正确判断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同时饮酒后视野大大减少,视像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野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易发生事故。(四)心态不正常在酒精的刺激下,驾驶人往往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明显迟钝而引发交通事故。(五)易疲劳饮酒后由酒精的作用,80%人易出现肝留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困倦、打磕睡,表现为行驶不规范、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而引发交通事故。科学研究发现,驾驶员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行车,发现前方有危险情况时,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器的动作中间的反应时间为0.75秒,而饮酒后驾车反应时间要减慢2—3倍,同速行驶下的制动距离也要相应延长,这大在增加了出事的可能性。资料表明,人呈微醉状开车,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为没有饮酒情况下开车的16倍。所以,饮酒驾车,特别是醉酒后驾车,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综上所述,醉驾现场冲关逃逸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在这里我们是按照醉驾造成的交通事故以后的冲关逃逸进行介绍的,如果您所咨询的冲关逃逸只是单纯的醉驾,并没有交通事故的话,那也因为当事人的这种不配合交警工作人员工作的态度和事后不知回改的种种行为绝对是会加重处罚的,当事人在日后有的是时间在监狱当中反思自己的行为。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江西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的内容
江西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的内容在江西省,房地产商为了快速销售商品房而采取预售的方式进行销售,房管政府部门为了规范商品房预售行为和保证房地产行......
·撤销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撤销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要件一、客观要件(1)债权人对债务人必须存在有效的债权。这是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前提和基础。需要明......
·一、交通事故三七定责怎么赔偿?
一、交通事故三七定责怎么赔偿?根据《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
·离婚官司再次上诉法院会有判补偿吗
一、离婚官司再次上诉法院会有判补偿吗?离婚官司再次上诉法院也不一定会有补偿判决,离婚补偿是需要有证据表明另一方存在重大过错的,《婚姻法》第......
·仲裁裁决的撤销情形包括什么
仲裁裁决的撤销情形包括什么一、仲裁裁决的撤销情形包括什么1、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的行为仲裁员在仲裁案件的过......
·土地使用权差额所得税需要缴纳吗?
土地使用权差额所得税需要缴纳吗?国家单位及个人都可以拥有土地使用权,也有权利对其进行转让出售,土地在转让出售过程中所要缴纳的税收种类有很多,......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怎么处罚?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怎么处罚?法律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政府的惯常手段:张冠李戴避重点
政府的惯常手段:张冠李戴避重点 【案情简介】 重庆的李先生,家在大山深处,自家承包地将近十亩,以种田为生,日子安稳平静。李先生家处三峡地......
·口头解除合同方式具有司法效力吗?
口头解除合同方式具有司法效力吗?一、口头解除合同方式具有司法效力吗?口头解除合同方式具有司法效力,但是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民法典》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