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抚养费用无力支付抚养费怎么办?
如果收入不高,可以要求减少,具体双方协商决定,也可以找其他方式补偿。
二、离婚子女抚养费标准是怎样的
父母离婚时,离婚子女的抚养费需要考虑什么因素呢?一般而言主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进行考虑:一是子女的实际需要;二是结合抚养地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三是父母双方的给付能力(收入及财产情况)。对于离婚子女抚养费的确定,双方可以根据上述三个原则进行协商,不能协商一致的,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的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七条的规定。(1)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判决,对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具体数额原则掌握在800~2000元/月。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2)对于高收入的。按照上述比例计算高于上述幅度的,可突破上述幅度,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超过3000元/月。(3)对于低收入的。按照上述比例计算低于上述的幅度的,如有较多其他财产的,可不按上述比例而按上述幅度判决,以维护子女的合法权益;如财产不多或无财产的,结合抚养人的抚养能力,可不按上述比例而低于上述幅度判决,以保障子女的最低生活水平。(4)对于无收入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养费。如具有劳动能力的,原则上应支付子女抚养费,因抚养子女是父母的义务,不能因暂时无收入而免除其义务,应保障子女的最低生活水平。(5)对于子女患重病、出国读书(须经双方同意)等特殊情况,可超过上述幅度判决。定期给付和以物折抵定期给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给付,以物折抵往往适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一次性给付或以物折抵一般是以十八周岁为底线,即具体数目是按月或年的抚养费的数额乘以将子女抚养至十八周岁为止,计算总数一次性给付完毕。子女抚养费发生法律效力之后,由于生活具有变动性,在父母的经济状况抚养能力及社会实际生活水平发生变化时,可以提起要求增加、减少或免除抚养费;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事由包括:1、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维持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2、因子女患病、上学等,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如果上述理由发生以后,不抚养孩子一方,如果不增加费用,由抚养一方承担,显然不太公平。当然,无论生活费、教育费都应从实际出发,对于涉及数目较大的,必须由双方协商确定,否则将由决定的一方个人承担。现在较为突出的是择校费。如农村孩子送到贵族学校学习。一次性要交五万、十万元,都应由双方协商费用如何承担。首先,我们可以明确的告诉您如果确实没有经济能力支付抚养费用的话,那么是可以申请法院减少相应的抚养费用的。除此之外,我们还给您介绍了一下,抚养费用数额的确定标准。具体可以咨询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争夺子女抚养权要收哪些证据
父母就未成年子女抚养权展开争夺是十分激烈的,不管是哪一方要想获得子女的抚养权,那么在争夺的过程中就要收集相应的证据才行。那到底争夺子女抚养权......
·非法集资的标准数额在多少以上
标准如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
·亲戚被非法集资是否构成违法?
犯罪分子利用无辜百姓的急于求财的心理弱点而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他们的财产就是非法集资,像这种犯罪行为涉及到的受害者的广泛程度就直接决定了非法集资......
·请问离婚诉讼辩论技巧有哪些
请问离婚诉讼辩论技巧有哪些在辩论阶段,听对方陈述时一定要聚神会神,不要为对方不中听的言辞气晕了头脑。对方说的不对的要点,要拿笔记录,然后继......
·结婚保证书范本及效力
结婚保证书范本及效力一、结婚保证书范本男方:,????????年月日出生,民族:,身份证号:女方:,????????年月日出生,民族......
·德州市征地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德州市征地补偿标准是怎样的为进一步规范征地工作,切实维护土地使用者和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根据有关土地管理......
·触犯了受贿罪会判多少年
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这种行为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根据我国刑......
·破坏公共财物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在我国,公共财产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而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出于报复社会的目的,恶意破坏公共财物,如公共交通工具、公园设施等。像这类行为,如果情节......
·寻衅滋事中的强拿硬要情节严重如何认定?
寻衅滋事中的强拿硬要情节严重如何认定?在寻衅滋事犯罪中,客观表现有随意追打路人、强拿强要公私财物、在公共场所起哄等。受害人可以及时报案,公安......
·根据法律规定是否二次入职有试用期?
根据法律规定是否二次入职有试用期?面对劳动者离职后又重归工作岗位的情形,一种观点认为用人单位不能与之再次约定试用期,否则违反上述法律规定。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