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轻伤2级从犯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寻衅滋事轻伤2级从犯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对于从犯,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即根据从犯参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及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等具体情况,或者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因为在共同犯罪中,从犯所起 的作用和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比主犯小,因此,从犯承担的刑事责 任应当比主犯轻,而这也是和罪刑法定的原则相适应的。
二、寻衅滋事罪如何处罚?
《刑法》第293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1、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构成寻衅滋事犯罪的,量刑起点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三次以上实施前款犯罪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量刑起点为有期徒刑六年。2、根据寻衅滋事次数、伤害后果、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1)每增加轻微伤一人,增加二个月至三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2)每增加轻伤一人,增加三个月至九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3)每增加引起精神失常一人,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确定基准刑;(4)每增加引起自杀造成重伤、死亡一人,增加一年至二年刑期确定基准刑;(5)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任意毁损、占用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每增加一次,增加一个月至二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6)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每增加2000元,增加一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7)每增加寻衅滋事犯罪由此可见,寻衅滋事轻伤2级从犯的法律后果这个得要结合具体的案情,刑法当中对从犯一律的处置是有可能减轻处罚的,但是首先在于工作人员要将寻衅滋事罪当中的主犯和从犯区别开来,而且从犯如果在寻衅滋事的行为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那争取从轻判决的可能也非常小。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江苏农村拆迁征地补偿怎么提高?有什么办法吗?
江苏农村拆迁征地补偿怎么提高?有什么办法吗?一、农村土地征收赔偿标准:由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构成1、土地补偿费土地补偿费一般......
·民法典打印遗嘱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民法典打印遗嘱的有效条件是什么?一、民法典打印遗嘱的有效条件是什么?1、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规......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不告不理吗?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不告不理吗?故意毁坏财物罪不是不告不理,故意毁坏财物罪追诉期是五年到十年。《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
·单位犯罪的立案条件
对单位犯罪的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一是有犯罪事实存在,二是这种犯罪事实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一样,要追究其刑事......
·安徽省关于诈骗罪量刑标准规定是什么
安徽省关于诈骗罪量刑标准规定是什么一、安徽省关于诈骗罪量刑标准规定是什么《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
·离婚有必要请律师吗?
很多人受电视剧的影响,认为只要涉及到离婚的,则就一定要委托律师来帮助自己处理,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利益。其实,有的案件是可以请律师的,......
·漫画人物侵犯肖像权吗?
漫画人物侵犯肖像权吗一般是会的。对于用在非商业用途的漫画:对公众人物来说,你的漫画没有丑化和对该人名誉有影响,一般认为是无严重后果,侵权不成立.......
·一次性给付
一次性给付对于这种给付的方式,虽然有人认为应谨慎使用,但目前因人们经济收入有显著的增加,工作调动甚为频繁,也考虑到法院的执行效率;在法院判......
·解除劳动合同失业险自主结算吗
解除劳动合同失业险自主结算吗?解除劳动合同失业险不是自主结算的,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2、依法办理了失业......
·一、房屋产权调换是什么?
一、房屋产权调换是什么意思房屋产权调换是指拆迁人用自己建造或购买的房屋产权与被拆迁人的房屋进行产权调换,并按被拆迁房屋的评估价和调换房屋的......
·当事人引导证人作证的条件有哪些?
当事人引导证人作证的条件有哪些?1.证人出庭作证时,应当出示表明其身份的证件。为了查明案件事实,人民法院必须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要求,对案件涉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