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保存证据怎么操作
一、合同纠纷保存证据怎么操作
举证责任决定的是当事人要保存证据的重点范围,证据种类决定当事人保存证据的形式。证据保存的目的在于使有利自已的事实处于可以证明的状态,不致于事实是有利于已的但是却无法证明,造成吃哑巴亏的实际后果。合同纠纷证据保存的具体要求如下:
1、对《合同书》及有关协议,以及当事人约定纳入合同内容的有关资料完整保存。这些书证直接证明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以及合同的具体内容。
2、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向对方履行了合同的证据要保存。交付货物的要有收据,交款的要有发票或其它收款赁证。
3、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向对方发送的告知、通知、提出的异议。但有可能,均应予以完整保留。尤其对于产品质量异议与解除合同的通知务必以书面形式作出或由其签收、或邮寄、或以电话方式作出,同时进行电话录音。
4、合同纠纷的证据有以下几类:
(1)书证,是指用文字记载人的思想或行为以及用符号、图表等表达一定的思想,其内容能够证明事件真实情况的物品。
(2)物证,是指凡能够以自己的外形、质量、规格、特征等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痕迹。
(3)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音、录像所记录的内容或者反映的图像以及电子计算器储存的数据和材料,作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这是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纠纷中来的一种新证据。
(4)证人,是指了解案件情况并受人民法院传唤出庭作证的人。证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能够证明案件情况的陈述,称为证人证言。证人证言一般应由证人到庭用口头陈述,但证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到庭,也可提供书面证言。
(5)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事实情况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
(6)鉴定结论,是指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根据所提供的案件材料,对人民法院所指定的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经过分析、鉴别后所作的结论。
(7)勘验笔录,是指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现场和物品等进行勘验、检查所作的记录。
二、解决合同纠纷需要注意什么
发生合同纠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主体资格,法人分支机构不具有独立主体资格,由设立该分支机构的法人承担责任。
2、特殊纠纷,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作为诈骗案处理,追究刑事责任。
3、管辖法院,合同纠纷中,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处理合同纠纷保存证据是很重要的,并且您都知道,如果没有证据支持你的主张,那么最后的处理结果肯定就会对你不利。空口无凭,只有提供书面的证据之后,才能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如何计算
对于劳动关系的解除这个问题,我想这是社会生活中最为普遍的一个问题,对于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的问题,更是尤为突出。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通过相关的法......
·私募基金是中介吗?
私募基金是中介吗?一、私募基金不是中介不管私募基金的投资方向是证券类还是股权类,本质上都是考验资金增值能力,从这个角度说,不是中介行为。二、......
·50万元标的诉讼费是多少
50万元标的诉讼费是多少一、50万元标的诉讼费是多少根据《诉讼费缴纳办法》第三章交纳标准第十三条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一)财产案......
·地面塌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物产丰富的国家,不仅自然资源富饶,同事也存在许多自然灾害,比如地质灾害,而在地质灾害中又以地面塌陷最为显著。作为地质灾......
·北京工伤鉴定标准2023具体是怎么分等级
北京工伤鉴定标准2018与其他地方相同,而工伤鉴定标准决定着职工在工伤认定成功后应得到的补偿和最后职工单位应给的处理结果。因工伤一般根据受伤严重......
·离婚的时候能发现他重婚吗?
离婚的时候能发现他重婚吗?离婚的时候并不一定可以发现对方的重婚,但如果有证据证明的,是可以起诉处理的。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再行结婚的行为。即已经有......
·肺炎期间被公司辞退需要赔偿吗?
肺炎期间被公司辞退需要赔偿吗?人社部的相关规定要求用人单位不得因疫情原因辞退员工,如果违法该规定的则需要赔偿双倍的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
·法律援助如何申请程序是什么
法律援助如何申请程序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侵权行为以及其它情况是需要法律服务的。因为我们不懂法律的专业知识,如果又遇到经济困难等情......
·一、信用卡借给别人还不上怎么办?
一、信用卡借给别人还不上怎么办?(1)直接通过法院进行民事起诉,要求对方返还信用卡并还清透支所用的金额及利息。(2)证据证物:1、银行账单或催......
·疫情防控期间企业违规提前复工是合法行为吗
1、行政责任若企业违反当地的复工规定,擅自提前复工,影响疫情防控工作的,企业及其负责人可能被处以警告、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措施。依据:《中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