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坠物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本来现在大多数的人在生活中就已经是属于一种负重前行的状态了,除了要承受来自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以外,却还是要被一些根本就想象不到的意外事故所伤害到。比如在高楼林立的大城市当中高空坠物就很有可能随时随地的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那么,高空坠物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高空坠物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1、《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该规定对担责者进行了限定,令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既不会造成有损害结果而受害人得不到救济的情况,也不会导致因义务人过多导致个人补偿数额过小而起不到警醒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建筑物使用人尽善良注意义务,预防该类事件的发生,而且也不会将补偿义务人的范围无限扩大化,所以这一立法规定较为合理,体现了公平原则。
2、在确定了承担补偿责任的责任主体后,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间应承担按份责任而非连带责任。
理由:按份责任可以减轻压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补偿。同时,通过“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动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以缩小加害人范围,经济上的驱动更能刺激他们作证的义务。另外,按份责任的承担也可以起到预防类似案件发生的作用。而连带责任,一是过分加大了使用人的责任,达不到息诉的目的且不利于社会安定;二是有违公平原则,若要“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连带责任,则会让真正的加害人逍遥法外,使得正义无法实现;三是连带责任将导致内部之间求偿权的无法实现。
3、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在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除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确定是否免除当事人的责任。第一,“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确定了具体的侵权责任人。相较于被害人来说,可能加害人与实际加害人同住一栋建筑物内,对于建筑物的情况较为了解,具有地理优势和人脉优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找出实际加害人来免除自己的责任。第二,“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举证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能加害人可以提出证据证明自己于侵权行为发生时根本不可能在建筑物内或伤人物品不可能归属自己从而在时间上或客观方面免责。第三,不可抗力。《侵权责任法》第29条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因此,在发生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由于不可抗拒的力量造成物品坠落,即便查明了坠落物的所有人也不用担责。
如果概括一下中心思想的话那就是高空坠物是按照责任连带的这种方式来划分的,除非各住户之间通过相互配合,共同来帮助被侵权人找到了高空坠落物的所有者,否则小区的其他住户就要因为某个别人的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一、多发的交通事故?
一、多发的交通事故有哪些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不仅是由不特定的人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
·递交资料
递交资料1、书面申请破产申请书2、企业的营业执照主体资格的证明文件3、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公司董事人员及主要负责人名目4、公司员工的情况说......
·辞职后公司要劳动合同吗?
辞职后公司要劳动合同吗?劳动合同在离职时不需要上交公司。如有必要可暂交由公司人事办理劳动合同解除手续,在劳动合同上加盖作废章。但是最终劳动者本......
·遗弃治安处罚条例解释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和理由,遗弃都是一种非常可耻的行为。因为遗弃不仅仅是对社会公德心的一种挑衅,更是一种道德的漠然,它不仅仅被人唾弃,更是一种违......
·夫妻离婚房子增值如何分割
想要解决夫妻离婚房子增值如何分割问题,首先需要了解离婚时房产增值部分是夫妻一方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确定增值部分的归属后,才可以解决离婚......
·填写债权债务明细表有何注意事项?
填写债权债务明细表有何注意事项?一、债权债务明细表怎么填?债权债务明细表的作用是为了完整,准确,清晰的记录好企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所......
·哪种情形下公司不能辞退员工
哪种情形下公司不能辞退员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之规定,劳动者有以下情形的,用人单位不得裁减:(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
·起诉重婚的同时可以起诉离婚吗?
在近期的一项婚姻调查当中,离婚率较以往上升较多。现代社会,夫妻离婚多是由于第三者的出现,一方出轨会导致婚姻难以维系下去,最终走向离婚。如果一......
·辞退员工一定要提前一个月吗
试用期不用,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辞职)分三种情况:一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试用期3天)通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