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抵押房是否有效?
(一)购买已设抵押房屋,购买合同符合条件的有效合同订立的行为效力,受《民法通则》的调整,符合《民法通则》第55条的规定,合同即生效。房屋买卖协议作为债权合同,只要满足3个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结合《合同法》第44条,协议自成立时生效。协议的效力在签订之时即已确定,不应通过协议的履行来反决定协议的效力,这样做才符合《民法通则》及《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需求。诚实信用是民事社会活动中的“帝王法则”、最高准则。(二)不能以抵押房不允许买卖主张合同无效根据房屋买卖协议,在受让方按合同约定支付价款的前提下,转让方负有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到受让方名下的义务,含使转让房达到转让条件,包括解除房他项权利抵押(合同各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可能因为转让方认为价格卖低了,想毁约,于是以抵押房不允许买卖或转让而主张商品房买卖协议无效。实际上,转让方是以自己不履行协议的违约事实,不使转让房达到转让条件,不进行过户登记。这是典型的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恶意抗辩。
二、购买抵押房有哪些风险?
(一)抵押权人可能会依法行使抵押权,通过拍卖房屋来还贷另外,如果开发商在向抵押权人提供担保或还贷方面出现问题,抵押权人可能会依法行使抵押权,通过拍卖房屋来还贷。因此对于购房者来讲买已被抵押的房屋风险是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与购房者的房屋交易手续和开发商与抵押权人解除抵押手续之间的相互衔接就显得至关重要。(二)购买抵押房时应得到抵押权人的明确承诺根据这些规定,购买抵押房时时,开发商须事先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你房屋已抵押的事实。具体来说,购房者在与开发商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前,应得到抵押权人的明确承诺。即由抵押权人密切配合,保证收到相应数额房款后即解除抵押。比较理想的方案是,签买卖合同与解押手续一并操作,并尽量减少两种手续办理上的时间差。购买抵押房有哪些风险”的解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总的来说,购房者一定要掌握好支付房款与解除抵押之间的合理衔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降低自己购买抵押房的风险,否则,可能遭遇抵押权人行使抵押权,通过拍卖房屋来还贷的情形,造成利益损失。当然由于普通消费者对于其中的流程了解的不够清楚,所以在处理时可能存在困难,所以最好能请专业律师帮忙,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民法总则委托监护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民法总则委托监护需要承担什么责任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在生活当中,针对一些未成年人或者是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
·遇到商业欠钱不还怎么办?
遇到商业欠钱不还怎么办?一、遇到商业欠钱不还怎么办?遇到商业欠钱不还可以采取和解、调解、仲裁或者是向法院起诉等方式维护债权。具体的方法有以......
·女方失联孩子抚养问题怎么办
女方失联孩子抚养问题怎么办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肯定是需要夫妻双方共同承担起对孩子抚养的责任和义务的。关于这一点,不仅是当事人必须要做的,而且......
·腰椎压缩性骨折工伤赔偿标准
腰椎压缩性骨折工伤赔偿标准工伤赔偿须经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仲裁三个必经阶段。很多农民工没有劳动合同、工作证等证明,还往往需要劳动关......
·醉驾肇事司机刑事责任是什么
一、醉驾肇事司机刑事责任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
·取保候审期间能办结婚证吗?
取保候审期间能办结婚证吗?一、取保候审期间能办结婚证吗?可以办理结婚登记的。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被取保候审的当事人,应遵守刑以下规定,......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主体是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是谁?土地承包在国内已经是一种常见的经营方式,可能是自身原因也可能是家庭原因,导致自己不能经营田地,所以选择承包的方......
·征地补偿费发放时间是多久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征地之前必须要先做好安置补偿工作,如果补偿不到位的话,那么就不允许征地。不过,也有很多人在咨询征地补偿费发放时间是多久,针......
·与总公司签合同还要与分公司签吗?
分与总公司签合同还要与分公司签吗?与总公司签合同可以不与分公司签,根据《公司法》14条,“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
·考试组织作弊罪判多久?
一、考试组织作弊罪判多久组织考试作弊罪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会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劳动法赔偿细则的规定有哪些?
劳动法赔偿细则的规定有哪些?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