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待遇
1、丧葬补助金按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支付。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按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部分省市没有(如江苏省),部分省市规定部分享受(如重庆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4个月)。
二、养老保险死亡待遇
按《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退休职工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由基本养老基金支付丧葬补助费和抚恤金。但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企业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遇政策。退休费用已经省级统筹,企业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遇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但各地规定不一,且差距较大。如黑龙江省规定丧葬为4000元,一次性抚恤金为6000元;四川省规定丧葬补助费按全省上年职工平均工资4个月计发,一次性抚恤金按死亡退休职工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退休金8个月计发。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这样我们可以知道,关于工伤死亡的职工拥有工伤死亡待遇或者养老保险死亡待遇,对于在工作过程中受伤的人,可以参看我们本站对陈旧性工伤职工待遇怎么样?给出的解决方案,了解现在的国家法律对工伤待遇的规定和办法,少走弯路,争取到适当的补偿。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过失犯罪能不能成立共犯?
过失犯罪能不能成立共犯可以成立共犯。对于共同过失犯罪问题能否成立共同犯罪问题,主要有否定说、肯定说及限制肯定说,主要有两派之争:新派站在主观主义......
·1、刑事处罚(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
1、刑事处罚(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
·如果女方起诉变更抚养权胜算有多大呢
变更抚养权要胜算的话需要举证对方存在不利于抚养孩子的情形。如果存在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不尽抚养义务或......
·嫌疑人打架会刑事拘留多久
嫌疑人打架会刑事拘留多久?打架构成犯罪的刑事拘留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7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
·专利权权利转移协议书范本怎么写
专利权权利转移协议书范本怎么写专利权权利转移协议书范本怎么写转让方:_______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_______受让方: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
·网络赌博罪法院判几年?
一、网络赌博罪法院判几年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刑法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有哪些
刑法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有哪些1.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但犯此罪的案件如果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司法解释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2001.1.法〔2001〕8号)关于违法发放贷款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一、买卖不破租赁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买卖不破租赁中存在哪些问题?1、是否仅仅适用于买卖。“买卖不破租赁”这一法律制度,不仅包括因买卖而引起的租赁物所有权变动,还包括因赠与......
·无证卖药多少金额立案?
一、无证卖药多少金额立案?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都要立案追诉。法律依据:1、《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
·欠钱的人无法联系上怎么办
欠款人无法联系,当事人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请求法院判令对方承担相应的给付责任。即使找不到这个人,但是你能明确提供此人的准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