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法集资怎么判刑的?
一、处罚标准
各种非法集资类的犯罪的追诉标准:200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下称“《追诉标准》”)第二十四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五十万元以上的。 根据《追诉标准》,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或者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依法予以刑事追诉。由于集资诈骗罪的主观恶性及社会危害性较大,对于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集资诈骗罪,最高可判处死刑。
二、如何认定是否构成民间非法集资行为
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特别要注意的是: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也就是,若办案机关调查的结果或涉案人员提交的证据证明,涉案人员吸纳的会脚是自己的亲友,或者单位内部成员,而非通过社会公开宣传方式向上述范围以外的社会公众吸纳会脚的,则公安机关将不作刑事立案,已经刑事立案将予以撤销。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整理的有关信息,在上文中也回答了非法集资怎么判刑的,因为非法集资是利用违法手段来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所以必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这里也是提醒广大群众,一定要通过合法正规的途径来进行投资,如果已经受骗也要通过诉讼等手段来进行维权。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一、交通事故骨折鉴定什么时候做?
一、交通事故骨折鉴定什么时候做?交通事故骨折鉴定在治疗结合后做,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
·批捕后不给取保的理由有哪些?
一、批捕后不给取保的理由有哪些?批捕后不给取保的理由有: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
·交通事故认定书可以重新认定吗
不是所有的当事人都会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中的内容认可的,而要是当事人对事故认定书不服的话,那么此时可以申请进行复核,不过交通事故认定书可以重新认......
·婚外有子女构不构成重婚?
婚外有子女构不构成重婚?并不一定构成重婚罪,重婚是有配偶者再行结婚的行为。即已经有了一个婚姻关系,又与他人缔结第二个婚姻关系,认定的标准有:(......
·如果因醉酒驾驶机动车
如果因醉酒驾驶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的,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二、因饮酒驾驶证营运机动车,......
·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当中一般来说都是处于弱势的一方
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当中一般来说都是处于弱势的一方,所以说一般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方想要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的话,那么是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一定数额的......
·北京私房院土地使用证可以买卖吗?
北京私房院土地使用证可以买卖吗?众所周知,在北京二环内的私房院土地是属于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但是一直居住在私房......
·故意杀人罪预备犯怎么认定?
一、故意杀人罪预备犯怎么认定?故意杀人罪犯罪预备亦称故意杀人罪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
·专利纠纷海事海商案件由哪个法院管辖?
专利纠纷海事海商案件由哪个法院管辖?对于人民法院的管辖问题,我国法律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那些并非法律专业的人如果没有专门的研究的话,是......
·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怎么办
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怎么办可以直接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对基层法院的判决不服,还可以向中级法院上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规定,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仲......
·学校乱收费怎么办?
1、你可以以属名或匿名的方式向当地物价局进行举报。2、可以通过网络以属名或匿名的方式向当地物价局的信息网或者电子邮箱(关键看他们有没有)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