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与实刑的比例有多大的区别?
实刑和缓刑是民间俗称。一般来说就是需要实际在监狱里面服刑的叫做实刑。比如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就需要被羁押3年。
缓刑就是实刑缓期执行。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比如说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即被告人在判决生效后不需要在监狱里服刑,有3年的缓刑期,如果在缓刑期间内未严重上述规定,就不在执行3年的有期徒刑了。
二、怎样争取缓刑
1、适用缓刑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适用缓刑必须是确有悔改表现,不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
3、累犯不能适用缓刑。
4、上法院争取缓刑
5、缓刑不需交保证,但要交罚金
三、法院判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判缓刑的条件:
根据现行,《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第七十四条明确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这就是说,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是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三是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对于符合适用缓刑条件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怀孕的妇女;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刑法明确规定必须适用缓刑,这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精神。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综合上面所说的,缓刑和实刑的区别还是特别大的,缓刑是在监外执行,而实刑是要在监狱里面度过的,但是判处缓刑必须要符合法律的条件,法院才会支持缓刑的判决,而且在缓刑期间还是必须要每天在执法人员哪里去报道,所以,缓刑比实刑的优待就更大一些,更自由一些。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管辖权上诉材料移送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管辖权上诉材料移送时间是什么时候?《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
·60岁以上老人补办结婚证都需要哪些证件
需要社区或村委会的证明、身份证、双双到民政局补办,如果一方不能到场,需要开委托函后方可办理。也可以可以让单位出证明,或者让当事人带上身份证到......
·软件著作权登记证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软件开发者设计出新型软件后,要想拥有、使用和支配这个软件,需要去相关部门办理登记,登记注册后,如果有他人盗用或者剽窃此款软件后,开发者才有权......
·各种类型的法人任命书范本
各种类型的法人任命书范本法人任命书是一项重要的书面材料,是为了更好的保障我们人身权益,所以它的格式最重要的就是要书写规范,比起简简单单的职......
·装饰工程承包合同如何写?
装饰工程承包合同如何写?装修装饰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工程,建筑工程完工后,只有通过装饰才能正常使用。像一些精装修的楼盘,开发商都将装饰工程外包......
·欠钱关机不还怎么办
携带着您的身份证和欠条,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即督促程序,债务人收到法院支付令,十五日内拒绝偿还债务,您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支付令申请费是......
·死者名誉权受侵谁提诉讼请求?
死者名誉权受侵谁提诉讼请求?1、只有近亲属才能提起诉讼。2、在我国,死人是不具有民事意义上的人格的,其实死者是不具有任何权利的。所谓的死者的名誉......
·人保交强险赔偿范围金额是多少?
随着车流量的增大和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交强险成为维护交通安全和一定程度上减少人身财产损失的必要措施。交强险是国家要求的一种强制保险,在......
·离婚后孩子改姓需要什么手续子女可以随父姓
离婚后孩子改姓需要什么手续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法律规定成年子女有权自己更改姓名,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更改,必须由监护人双方协商决定。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