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打掉孩子离婚彩礼要退还吗?
法定的退还彩礼的条件有:
1、 只是订婚的彩礼,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彩礼必须退还;
2、 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还未共同生活的,一方要求退还彩礼钱的,必须退还;
3、 因一方婚前给付彩礼钱,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对方应当返还,生活困难必须达到无法维持当地最低的生活水平。
因此打掉孩子不能成为要求退还彩礼的理由。
下面将详细介绍以上三种情况:
(一)男女双方还未到当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比如只在家里摆了酒席,宴请了宾客,却没有领取结婚证的情况,男女双方反悔,不打算继续生活下去的,这种情况下,男女双方本来就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离婚彩礼需要返还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情况下,离婚彩礼能要回来。共同生活是指共同在一起生活较长时间,有共同的财产,共同的权利和义务,共同劳动和消费等,在事实上已是一家人,长时间稳定的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共同生活,离婚彩礼需要返还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离婚后、诉讼离婚或者协议离婚的同时,给付人相对于原来的生活水平相差巨大,自己的个人财产和婚后分得的财产难以维持当前生活的情况,离婚彩礼需要返还。
二,离婚彩礼不能要回来的情况
离婚彩礼能否要回来?离婚彩礼也有不能要回来的情况并且共同生活的,或者是同居两年以上的或者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再或者是 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这三种情况,彩礼不能要回来。以下是具体情况的介绍:
(一)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这种情形下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
(二)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或者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的情况,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
(三)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共同生活的界定,主要限制在家庭成员因生活、生产需要并实际支出,比如男女一方或双方患病花费、共同经营投资等。
在婚约存续期间,婚约当事人死亡的情况,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但是,在死亡前已经起诉的应予除外。
(四)骗婚的情况
目前有部分不法分子利用结婚来骗取彩礼,然后人去镂空,这种情况已经不仅仅是民事上的纠纷,已经上升到刑事犯罪了,如果您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处理。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因此有很多的古代沿袭下来的礼俗,彩礼也是自古到今都有的一个传统,这个在很多的城市尤其是农村地区依然非常的盛行。因此,因为巨额的彩礼或者离婚彩礼纠纷的问题依然时有出现,导致很多的家庭深受其害,具体咨询专业的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商户受到工商行政处罚如何交款
在生产经营中,不管你是沿街小铺还是大公司,都要接受工商的管理和监督。如果在工商检查过程中存在非法经营或者不合规经营的情况工商会根据情况进行处......
·民事诉讼诉前保全的司法解释
民事诉讼诉前保全的司法解释在民事诉讼案件中可能会涉及到财产的问题,那么如果涉及到财产时应该怎么样处理?对此,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民事诉讼诉前财产......
·责令具结悔过通知书
责令具结悔过通知书 ┌─────────┐ ┌──────────┐ ┌─────────┐ │ ××××公安局 │ │ ××××公......
·审查起诉阶段能见被害人吗?
一、审查起诉阶段能见被害人吗?审查起诉阶段,只有律师可以见被害人。审查起诉阶段,一般是指案件已经侦查完毕移交到检察院起诉机关始,到检察院起诉......
·2023袭警罪一般判多久
袭警罪一般判多久一、袭警罪一般判多久我国现在没有恶意袭警罪,如果是袭击警察,涉嫌妨害公务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以暴力、......
·合同履行的具体规则有哪些?
合同履行的具体规则有哪些?一、合同履行规则是什么?同履行的规则主要是指当事人就某些事项没有约定时的处理方法。我国《合同法》第61条规定:“合......
·有前科的人打人后果是什么
有前科的人打人后果是什么一、有前科的人打人后果是什么?一般的打架,没有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打架伤人赔偿怎么处理原则是什么?
打架伤人赔偿怎么处理原则是什么?打架不仅会引起恶劣的社会影响,如果参与的人数过多还会对人造成一定的人身伤害,要是一不小心将人打伤那么后果就更加......
·国家赔偿支付机关是什么部门
国家赔偿是执法部门在处理案件中,因为相关执法人员的疏漏损害了当事的人权益,大多数发生在案件的错判中,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的,那......
·行政诉讼案件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是多久?
行政诉讼案件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是多久?《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