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代通知金支付条件有哪些?
什么情况下企业需要支付代通知金:
1、患病或因工负伤医疗期满,无法胜任原工作也无法胜任原工作,也无法胜任企业安排的其他工作。
2、无法胜任工作,经过企业培训或换岗后仍然无法胜任工作。
3、企业工作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合同无法执行的时候,也未能改变劳动合同签订协议离职。
医疗期满、不能胜任工作、情势变更,企业应该向员工提前一个月告知离职通知,或支付一个月的代通知金。另外,代通知金,为员工上一个月的工资。
二、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三、相关分类
1、第一种
代通知金有两种,第一种北京市的“代通知金”是在《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中的第40条、第47条规定,是终止劳动合同代通知金。
终止劳动合同代通知金是指在劳动合同终止前,用人单位没有依法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的,应该支付没有提前通知的日期对应的工资的赔偿,这是一种赔偿责任。具体条文是《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第四十条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将终止或者续订劳动合同意向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经协商办理终止或者续订劳动合同手续。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四十条规定,终止劳动合同未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的,以劳动者上月日平均工资为标准,每延迟1日支付劳动者1日工资的赔偿金。这是对用人单位没有依法提前30天通知而造成员工的工资损失赔偿,其归责原则是以过错责任原则。
2、第二种
第二种是在《劳动合同法》中的第40条规定的,是解除劳动合同代通知金。
第二种全国“代通知金”是新《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代通知金。这就是在外企经常流 行的遣散费中“N 1”中的“1”。
在劳动法中就规定了,在工作期间,劳动者的各项权益都会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其中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同时也不可以在劳动合同期内,随意的解除劳动关系,如果出现了违约的情况后,用人单位也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一定的经济赔偿金。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协助组织卖淫罪行为怎么认定
对于协助组织他人进行卖淫行为的,达到一定标准的,不会以组织他人卖淫罪的从犯进行处罚,而是会单独定为协助组织卖淫罪。实践中,对此罪的犯罪行为进......
·一、重婚罪的证据取得的合法性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一、重婚罪的证据取得的合法性原则包括哪些内容?1、证据的主体合法。证据的主体合法即要求提供证据的主体符合法律的要求。比如,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
·遗嘱生效要满足哪些条件
遗嘱生效要满足哪些条件遗嘱生效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必须具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在场见证。如果立录音遗嘱,也应当......
·工程质量监理责任是什么?
工程质量监理责任是什么?第三十四条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担工程监理业务。禁止工程监理单......
·仅以解除合同为诉讼标的案件的诉讼费怎么收取?
仅以解除合同为诉讼标的案件的诉讼费怎么收取?仅以解除合同为诉讼标的,不涉及争议金额或者价款的,应当按件收费。各级人民法院收取诉讼费用必须严格按......
·一户多宅补偿时,是按照户口还是房屋面积?
一户多宅补偿时,是按照户口还是房屋面积? 一、一户多宅补偿时,是按照户口还是房屋面积?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农村村民一......
·因疫情隔离优先扣年假合法吗
应疫情原因用人单位放假的不可使用职工带薪年休假、福利假、调休等抵扣假期。人社部就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发布......
·能作为遗嘱见证人的是哪些人
能作为遗嘱见证人的是哪些人一、能作为遗嘱见证人的是哪些人?1、见证人应当是成年人或者是十六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对于交通肇事赔偿交通费吗
对于交通肇事赔偿交通费吗交通肇事不需要赔偿交通费。交通肇事是指车辆行为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人身伤亡......
·对协助组织卖淫怎么认定
对协助组织卖淫怎么认定?1、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明知自己是在实施协助组织他人卖淫的行为。本罪是故意犯罪,如果行为人受他人蒙骗,根本不知自己的行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