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解除实训的依据是什么?
劳动合同的解除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处理。
1、用工双方合意解除劳动关系。
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满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则不再履行。按照《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没有必要分清是谁的责任导致。
2、过失性辞退和非过失辞退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
过失性辞退即劳动者的行为违反《劳动法》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由用人单位予以辞退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消灭。即《劳动法》第25条规定的情形;非过失性辞退是指非因职工原因由用人单位辞退职工而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26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情形,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即非过失性辞退情况):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因工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时,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3、经济性裁员和企业富余职工辞职导致劳动关系解除。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或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被裁员人员即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劳动法》第27条对此类劳动合同的解除作了明确规定。企业富余人员辞职按国务院有关规定是允许的,同样也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
4、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
《劳动法》第32条规定了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3种情况:
(一)在试用期内;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5、劳动合同终止导致劳动关系的自然解除
《劳动法》第23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终止,即“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肯定到社会开始参加了工作以后,关于劳动合同法并不会有人专门的去给自己进行培训,劳动合同法是劳动者在职场生活当中必须要主动去了解的一部法律法规。因为劳动合同的解除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得清楚的,不同的人被解除的原因也都是只有自己最清楚,对劳动合同的解除,职工本人也一定要灵活的处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软件著作权登记证到期了怎么办?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公众对网络的依赖上升到新的高度,因此,各类软件APP如雨后春笋一样成长起来,更加方便了民众的生活。作为软件开发者,应当都软......
·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如何赔偿?
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如何赔偿?一、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如何赔偿?根据新刑诉法第一百零一条“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
·法律规定车的交强险在哪里买
车的交强险在哪里买平常在给车辆购买商业保险时可以一起购买交强险。在购买新车时可以在4S店购买;在车险到期后用户也可以在网上购买;这个保险是必须要......
·违约金的法律定义
违约金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或法律所规定的,一方违约时应支付给对方的一定数量的货币。违约金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法定违约金。法定违约金是指......
·国家对于春节加班工资怎么算的?
国家对于春节加班工资怎么算的?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
·汽车划痕险能报几次?
汽车划痕险能报几次?车辆被划伤是很常见的事,除了发生事故之外,有时候车辆停在小区或车位上也很容易被别人划伤。所以很多车主选择投保划痕险这一附......
·关于聚众斗殴罪的司法解释
我相信您在生活中常常会看见在公共场合会出现一堆人闹事,您所看到的情况,通常我们称这样的行为聚众斗殴。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要是聚众斗殴符合立案......
·一审判决后上诉程序的规定是怎样的
一审判决后上诉程序的规定是怎样的上诉必须在法定的时限内提出。判决书的上诉期限是送达之日起的15日内,裁定书的上诉期限是送达之日起的10日内,但设......
·转继承适用遗嘱继承吗?
转继承适用遗嘱继承吗适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继承,并......
·强制执行抚养费没钱该怎么办
强制执行抚养费没钱该怎么办不抚养孩子的一方向抚养孩子的一方支付抚养费是法定义务,如果你确实没有财产,没有工作,没有存款,法院强制执行没有意......
·根本违约的法律后果是怎样的
根本违约的法律后果是怎样的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的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