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转让的通知方式有哪些
一、债权转让的通知方式有哪些?
1、书面通知
债权转让的通知应当采用何种方式,我国合同法并未做出规定,口头、书面及其他形式均可作为债权转让的通知方式。口头形式虽然简便易行,但因证据不易保留,一旦发生纠纷,取证较为困难,一般应以书面形式为妥。
2、签订债权转让协议
债权人、受让人、债务人共同订立债权转让协议书,债务人在债权转让协议书签字盖章,可以认为债权人已尽债权转让通知义务。
3、公告通知
公告通知适用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了商业银行巨额债权,债务人众多,在通知债务人上压力很大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国有银行债权后,原债权银行在全国或者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债权转让公告或通知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债权人履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通知义务。
二、债权转让通知送达的方式
1、不宜采用邮寄送达通知方式
因为邮寄送达,即使有回执证明,但回执仅能证明收件人曾经收到过发件人的邮件,并不能证明送达邮件中的具体内容,更有甚者,有的债务人更是恶意拒签邮件,所以很难达到送达的目的。
2、不宜采用公告通知送达方式
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国有银行债权后,原债权银行在全国或者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债权转让公告或通知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债权人履行了通知义务。但该规定,是为了保护国有利益而采取的一项应急措施,不具有普适性。而用公告的形式送达法律文书以告知相关内容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及有关行政机关的权力,其他主体不享有该项权力。
3、最佳方式是公证送达
虽然书面送达并取得回执是最好的送达方式,但是如果遇到债务人拒绝签收,送达人也无法证明已经履行了通知义务。所以,可以通过公证机关送达的方式,如果债务人拒绝签收债权转让通知,公证机关可以留置并在公证书上记录送达情况,人民法院会认可该送达的效力。
比较常见的通知方式还是直接采用书面通知,或者是债权人,受让人,债务人三方共同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在对债权转让进行通知之前要先了解一下国家对于债权转让的条件限制,若非因为情况特殊,对于传权债权转让通知的时候,最好是不用采用邮寄或者是公告的这种方式送达。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如果遗弃新生儿这种行为犯法吗?
孩子是父母的宝贵结晶,但是生活中也会有个别父母,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将孩子丢弃。家人狠心丢弃婴儿多是出于婴儿有严重的先天性疾病、需要昂贵的治疗费......
·离婚被告人不请律师咋辩护?
离婚被告人不请律师咋辩护?可以自行辩护,当事人在离婚诉讼中,其是否聘请律师,是其自由选择的权力范围。但是,当事人应该清楚一点,聘请律师能够更好......
·赌博罪的司法解释具体条文是什么?
在我国,按照法律规定是不允许公民聚众赌博的,对于情节严重、涉及金额巨大的,相关人员会以赌博罪论处。为了更好的惩治赌博犯罪活动,最高法出台了关......
·房子的主贷人能变更吗
房贷主贷款人可以更改的情况:1、还款人变更需要到银行申请,银行同意后,签新的合同,然后银行会和还贷人去房管局(也可以委托银行去,看当地房管局是否可......
·故意毁坏财物罪与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区别是什么
故意毁坏财物罪与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区别是什么?(一)主观的目的不同。本罪采用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等手段,虽然会造成财物的毁坏,但这不是行为人的目......
·上市三类股东是什么意思?
上市三类股东是什么意思?一、什么是上市三类股东?所谓“三类股东”是指契约型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主要指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计划)和信托计划......
·行政处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条件?
行政处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条件有哪些一、行政处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条件有哪些(1)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也没有......
·可以任意撤销的赠与合同
可以任意撤销的赠与合同(一)赠与合同赠与合同,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地送给受赠人,受赠人同意接受的合同。赠与合同可以发生在个人对国家机关、企......
·保证人的保证期间如何认定?
保证期间就是指保证合同当事人的约定或依法律推定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保证人能够容许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最长期限。在保证期间中,债权人应当向债务人......
·加班按小时工资怎么算?
加班按小时工资怎么算?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标准为基数来发放,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劳部发[1994]《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3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