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居住扣押驾驶证吗?
被监视居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执行机关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监控。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
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检察院为了保证侦查、起诉工作的顺利进行,责令犯罪嫌疑人不得离开指定区域,并对其活动进行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具体可以对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依新《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是否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法院或检察院决定。
在犯罪当事人被监视居住时,被告人也是需要在一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规定的居住区域,如果在监视居住的期间当事人有做出违法的行为或者是出现了未经批准就离开居住地的情况下,司法机关也是会立即取消当事人的监视居住措施,同时会对新罪也一并进行处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青少年吸毒法律如何处罚?
青少年吸毒法律如何处罚?一、青少年吸毒法律如何处罚?青少年吸毒法律给与的惩罚是: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
·董事忠实义务年限是什么?
董事忠实义务年限是什么?董事忠实义务的年限,就是自己担任董事的实际时间,在位一天就要履行忠实义务,董事忠实义务是董事在执行公司业务时所承担的以......
·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政策是什么?
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政策是什么?我们能够知道,每年我们国家对于政府的信息公开都会有一些相应的举措,那么今年呢,所以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政府信息公......
·轻伤寻衅滋事罪能判多久
轻伤寻衅滋事罪能判多久寻衅滋事致人轻伤怎么判刑要依据行为的定性而言,如果确定为刑事犯罪的,按寻衅滋事罪进行量刑,如果只是普通治安案件则不需要......
·在工伤认定之后什么时间做工伤鉴定?
当出现工伤了,那么想要申请工伤保险的话,一定需要进行工伤认定的,只有在工伤认定之后,才可以在国家规定的时间里面进行工伤的鉴定,在鉴定之后便可......
·交通事故误工费奖金 怎么算?
交通事故误工费奖金怎么算?奖金也是当事人的实际收入。可以把年终奖按十二个月平均分到每个月来计算。若还有兼职收入的,要按照规定给以赔偿。单位要......
·企业拆迁补偿标准是什么?停产停业损失如何计算?
企业拆迁补偿标准是什么?停产停业损失如何计算? 一、企业拆迁补偿标准是什么?停产停业损失如何计算? 企业拆迁补偿包括无法搬迁的土地、房......
·遗产继承人有先后之分吗
关于死者的继承人,相信您都清楚此时可能存在的继承人比较多,但遗产就那么点,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继承一点遗产呢,究竟遗产继承人有先后之分吗?针对......
·发生劳动合同纠纷找谁投诉
发生劳动合同纠纷找谁投诉1、协商不成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主张支付工资。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
·有限公司破产后要追股东个人财产吗
有限公司破产后要追股东个人财产吗不追。《公司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
·违法发放贷款罪数额巨大是多少?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贷款申请人发放贷款的,必须要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来审查其资质,对于不满足规定条件的人,是不能放贷的。但实践中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