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死亡一人赔偿标准是多少
1、死亡赔偿金:
城镇标准:32598.7元/年×20年=651974元
农村标准:11669.31元/年×20年=233386.2元
2、丧葬费:59345÷2=29672.5元
3、交通费:2000-5000元
4、住宿费:2000-5000元
5、家属误工费:家属工资÷30×3人×15天
6、被抚养人生活费:
[父母抚养费]
城镇标准:24105.60×[20-(实际年龄-60周岁)]÷兄弟姐妹数
农村标准:8343.50×[20-(实际年龄-60周岁)]÷兄弟姐妹数
[小孩抚养费]
城镇标准:24105.60×(18-实际年龄)÷2
农村标准: 8343.50 ×(18-实际年龄)÷2
7、精神抚慰金:20000-100000元(根据事故责任认定)
交强险理赔规则:现国家法律规定,机会车必须购买交强险,交强险的理赔规则是不分交通事故责任,不管谁的责任,保险公司交强险限额内先予赔付,超过交强险限额的部分按责任分担,1-7项属死亡伤残赔偿限额,限额是11万。
二、肇事者比较容易陷入以下困境:
1、肇事司机可能涉嫌刑法被拘留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肇事司机驾车撞死行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会涉嫌交通肇事罪。如《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表明,肇事司机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上述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酒驾、醉驾、毒驾或者无证驾驶、超载驾驶等。
参照《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肇事罪最低刑罚为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刑罚为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由此可知,交通事故死亡案件,一旦肇事司机涉嫌交通肇事罪,后果将难以预估。
另外,案件迫在眉睫的是,一旦肇事司机涉嫌交通肇事罪,公安机关就会立即采取强制措施,如即时拘留肇事司机以防止其逃逸等。
2、死者家属起诉索赔金额不合理或者私下无休止地要求赔偿
无论交通事故死亡案件是否触犯刑法,肇事者作为侵权方,都应该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此种情况下,死者家属一般会通过委托律师诉讼索赔的方式主张权利。此时,倘若肇事者没有委托律师,可能会因自身不知晓相关法律知识等原因无法识别对方律师主张赔偿项目上的漏洞而导致多赔死亡赔偿款。
以上是关于“交通事故死亡一人赔偿标准是多少”的问题解答。这类交通事故发生后因积极的报案处理,相关的交通管理部门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保护这类交通受害者。我国的法律规定,相关交通案件的车辆保险公司应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办理,根据这类人员的年龄进行计算。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对于检察院不批捕怎么反对?
对于检察院不批捕怎么反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之规定:“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
·起诉离婚没有出生证明怎么确定孩子的抚养权?
在司法实践中,上诉离婚的情形,一般都是会争夺孩子的抚养权的,法院在判决孩子的抚养权时,会参考孩子的年龄,而出生证明是确定孩子年龄的依据之一,......
·抗辩和抗辩权的区别
抗辩和抗辩权的区别是什么?“抗辩”在平常生活当中,很多人都只当成种语言的争执与反驳,并不会对它有过多意义上的想法,特别是当它成为一种正当的行......
·法律援助律师费是多少,范围是怎样的?
法律援助律师费是多少,范围是怎样的?如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公民利益是您一直在讨论的一个问题,我国是民主法制社会,推崇公平公正。有句话说......
·一、男方欠前妻抚养费是否会坐牢?
一、男方欠前妻抚养费是否会坐牢?因抚养费不给,坐牢的可能性不大。1、因为抚养费不给,可以向法院起诉。2、胜诉之后,如果给付义务人在履行期未......
·医疗事故的鉴定部门有什么要求?
医疗事故的鉴定部门有什么要求?一、医疗事故的鉴定部门有什么要求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
·个人通过通过中介行贿违法吗
一、个人通过通过中介行贿违法吗违法,按行贿罪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常见的委托卖房纠纷有哪些?
常见的委托卖房纠纷有哪些?1、被人“吃差价”引起纠纷部分不法中介在获得卖家信任,取得了全权委托代理权之后,便会私下里以更高的价格出售房产,......
·商标侵权中的诉讼主体资格
商标侵权中的诉讼主体资格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交工具的日益普及,有一些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