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一定会处死刑吗?
一、杀人一定会处死刑吗?
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回答,应该分情况对待。杀人这一行为,根据主观方面可以分为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
1、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从上述规定可以知道,即便是故意杀人,也不一定要判死刑,也有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可能判处3至10年的有期徒刑。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工作座谈会纪要,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的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总之,故意杀人罪的判决也应根据实际案情,通盘考虑,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2、过失杀人,在法律上称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33条之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由此来看,过失杀人的时候,最高刑不超过7年。所以如果最后法院认定杀人行为是过失行为,则一定不会被判死刑。
二、故意杀人罪要怎么赔偿
各地、本人的情况不同赔偿数额相差悬殊,除赔偿抢救期间医疗费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如有死者生前抚养的被抚养人)、死亡赔偿金、护理费、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3、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具体数额根据死者的户口,当地统计数据,被抚养人的人数、年龄,当地生活水平等综合计算。
俗话说“杀人偿命”,其实在实践中并不一定要偿命的,是一定要对受害人及其家属予以赔偿。不过有时候杀人并不是故意的,错手杀死人了怎么办,这是不是也构成故意杀人罪?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作出分析,之后才能对行为人定罪处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被继承人去世后遗产必须按遗嘱分吗
被继承人去世后遗产必须按遗嘱分吗一、被继承人去世后遗产必须按遗嘱分吗?遗嘱有效的话就必须按照遗嘱分遗产,我国实行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的原......
·醉驾拘留算是刑事处罚吗?
醉驾拘留算是刑事处罚吗醉驾可能涉及到的处罚有两类,一种是行政处罚,一种是刑事处罚。其中,刑事处罚方面,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构成......
·离婚的时候房产怎么办
离婚的时候房产怎么办1、夫妻双方婚后一次性出资,取得房屋产权证书后离婚的,归夫妻共同所有。2、婚前贷款购房,婚后双方共同还款,离婚时尚未领取房......
·在现在这个社会
在现在这个社会,离婚越来越普遍,在夫妻双方离婚的过程中最受伤害的人就是孩子。国家的法律明确规定,如果夫妻双方离婚后,不抚养孩子的一方对孩子是......
·债务履行的期限要怎么确定
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是指债务人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到来之前就履行合同。民间借贷当事人应知道债务履行的期限要怎么确定,才能知道是不是提前履行。......
·一、房屋买卖合同中解除权的行使规定是什么?
一、房屋买卖合同中解除权的行使规定是什么?房屋买卖合同中解除权的行使规定是必须符合我们合同法当中所规定的当事人,其中已经约定了解除的条件,《合......
·离婚后返还财产诉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离婚后返还财产诉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一)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
·行政拘留没有家属不能探望的规定是吗
社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犯了错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生活中我们都会把家人当做是自己最后的后盾,或许在我们接受法律惩罚的时候,最想见的就是家长......
·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
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犯罪嫌疑人开庭自我辩护如何进行?
犯罪嫌疑人开庭自我辩护如何进行?在法庭自我辩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处理,没有可以通行的准则或规范。可以从是否构成犯罪、实施行为时的主观想......